• [  tánɡ yí  ]
  • ㄊㄤˊ 一ˊ
  • OVH GXW

唐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皮坚厚,可制甲。后因借以称良甲。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皮坚厚,可制甲。后因借以称良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 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劒,杖屈卢之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裹一顶红巾,珍珠如糝饭;甲掛唐夷两副,靴穿抹緑。”
凌景埏 校注:“唐夷,就是‘唐猊’,古代一种凶猛的野兽,用它的皮製甲,非常坚厚。后来一般就用‘唐夷’作为甲的代词。”

国语辞典

⒈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皮坚厚,可以制甲,后作为甲的代词。

《董西厢·卷二》:「裹一顶红巾,珍珠如糁饭;甲挂唐夷两副;靴穿抹绿。」

唐夷(tang yi)同音词

  • 1、堂姨[tánɡ yí ]

    1.母亲的叔伯姐妹。

  • 2、堂役[tánɡ yì ]

    1.旧时指学校的勤杂工。

  • 3、堂邑[tánɡ yì ]

    1.春秋楚地,本名棠。《左传.襄公十四年》:"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后属吴,称堂邑。今江苏六合稍西而北。 2.复姓。《史记.大宛列传》有堂邑父。

  • 4、蓎藙[tánɡ yì ]

    1.蜀椒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蜀椒》。

  • 5、堂戺[tánɡ yí ]

    1.厅堂与台阶。戺﹐阶旁斜石。指堂前。

  • 6、汤邑[tānɡ yì ]

    1.见"汤沐邑"。

  • 7、躺椅[tánɡ yǐ ]

    1.指可供躺卧的椅子。

  • 8、糖衣[tánɡ yī ]

    1.包在某些苦味药物表面的糖质层。作用是使服药者易于吞服。 2.比喻骗人的伪装或美好的外表。

  • 9、糖饴[tánɡ yí ]

    1. 饴糖。

  • 10、螗蛦[tánɡ yí ]

    1.即螗蜩。

唐夷词语接龙

  • 1、1.平正和偏颇;平坦和险阻。
  • 2、1.夷服之外的地方﹐泛指荒远地区。
  • 3、1.伤残﹐死亡。
  • 4、1.旧时指上海的租界。亦以称旧上海。犹言洋场﹐含贬义。
  • 5、1.平坦而宽广。
  • 6、1.平和通达。
  • 7、1.伯夷和巢父的并称。用以指品行高洁的人。
  • 8、1.疾病平复痊愈。比喻生民疾苦的解除。
  • 9、1.古丧礼陈尸之床。
  • 10、1.平和纯正。
  • 11、1.旷达。
  • 12、1.谓性情平和淡泊。
  • 13、1.平易恬静。
  • 14、1.平定。
  • 15、1.平易之道。 2.平坦的道路。
  • 16、1.谓夷人之性。 2.常德。
  • 17、1.同列﹐同辈。
  • 18、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3.视为夷狄。
  • 19、1.犹夷踞。
  • 20、1.谓平定叛乱。 2.指外族入侵的战祸。
  • 21、1.杀戮﹐屠杀。
  • 22、1.古九服之一。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服。
  • 23、1.灭亡。
  • 24、1.夷人的歌曲。亦泛指外族的歌曲。

唐夷的相关查询

唐夷的意思解释、唐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