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ánɡ yí  ]
  • ㄊㄤˊ 一ˊ
  • IPKF VGX

堂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母亲的叔伯姐妹。

引证解释

⒈  母亲的叔伯姐妹。

《新唐书·韦縚传》:“《礼·丧服》:‘舅,緦麻三月。从母,小功五月。’《传》曰:‘何以小功,以名加也。’而堂姨、舅母,恩所不及焉。”

堂姨(tang yi)同音词

  • 1、堂役[tánɡ yì ]

    1.旧时指学校的勤杂工。

  • 2、堂邑[tánɡ yì ]

    1.春秋楚地,本名棠。《左传.襄公十四年》:"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后属吴,称堂邑。今江苏六合稍西而北。 2.复姓。《史记.大宛列传》有堂邑父。

  • 3、蓎藙[tánɡ yì ]

    1.蜀椒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蜀椒》。

  • 4、堂戺[tánɡ yí ]

    1.厅堂与台阶。戺﹐阶旁斜石。指堂前。

  • 5、汤邑[tānɡ yì ]

    1.见"汤沐邑"。

  • 6、躺椅[tánɡ yǐ ]

    1.指可供躺卧的椅子。

  • 7、唐夷[tánɡ yí ]

    1.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皮坚厚,可制甲。后因借以称良甲。

  • 8、糖衣[tánɡ yī ]

    1.包在某些苦味药物表面的糖质层。作用是使服药者易于吞服。 2.比喻骗人的伪装或美好的外表。

  • 9、糖饴[tánɡ yí ]

    1. 饴糖。

  • 10、螗蛦[tánɡ yí ]

    1.即螗蜩。

堂姨词语接龙

  • 1、1.两家的母亲是姐妹的亲戚关系(别于"姑表")。
  • 2、1.姨表弟。
  • 3、1.母亲的姐妹夫。 2.妻的姊妹夫。宋欧阳修先娶王拱宸妻姊,妻死,再娶其妻妹,故时有"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之语。见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八。 3.共狎一妓之两男互称姨夫。
  • 4、1.母亲的姐妹夫。
  • 5、1.小姨。妻子的妹妹。 2.旧时对妾的称呼。
  • 6、1.姨母。
  • 7、1.姨表妹。 2.妻之妹。
  • 8、1.母亲的姐妹。
  • 9、1.亦作"姨娘"。母亲的姐妹。 2.旧时对父之妾的称呼。 3.泛称妾。
  • 10、1.一般称父母的姨母。亦以称母亲的姐妹。犹姨母。
  • 11、1.姨表兄。
  • 12、1.母亲的姐妹。 2.称父之妾。 3.称所亲狎的妓女。
  • 13、1.母亲的姐妹夫。
  • 14、夫钱1.指可供循环挪用的他人的钱财。
  • 15、昆弟1.姨兄弟。古称姨母之子(男或女)。后世姨兄弟只指男性,俗称姨表兄弟。
  • 16、姥姥1. 外祖母的姐妹。
  • 17、奶奶1.祖母的姐妹。2.姨太太。
  • 18、太太1.对孩子的姨妈的尊称。 2.旧时称妾。
  • 19、丈人1.母亲的姐妹夫。
  • 20、姊妹1. 姨母的女儿为姨姊妹。也叫“姨姐妹”。
  • 21、叆叆1.云盛貌。 2.引申为浓盛貌。 3.树木茂盛貌。
  • 22、叆靅1.昏暗貌。
  • 23、叆霼1.犹依稀﹐不明貌。
  • 24、賹化1.战国后期齐国所铸的一种环钱。大约在襄王击退燕军复国后开始铸造。以"賹"名钱,示钱之贵重。化,通"货"。继賹化后,齐国还铸賹四化﹑賹六化钱。

堂姨的相关查询

堂姨的意思解释、堂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