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ù zhī  ]
  • ㄅㄨˋ ㄓ
  • I FC

不支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不能支撑。谓力量不够。

引证解释

⒈  不能支撑。谓力量不够。

《新唐书·郭震传》:“乌质勒 之将 闕啜忠节 与 娑葛 交怨,屡相侵,而 闕啜 兵弱不支。”
《明史·俞通海传》:“遇於 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四章第三节:“鹏程 刚抵 保安门 附近亦遇敌军,不支而退。”

国语辞典

⒈  不能支持。

如:「体力不支」。

英语翻译

to be unable to endure

不支(bu zhi)同音词

  • 1、逋滞[bū zhì ]

    1.积压不流通。 2.指拖欠的赋税。

  • 2、补治[bǔ zhì ]

    1.修补整治。

  • 3、补置[bǔ zhì ]

    1.添设官职。

  • 4、布旨[bù zhǐ ]

    1.传布旨意。

  • 5、布指[bù zhǐ ]

    1.伸开手指。 2.指伸曲手指。 3.谓挥动手指。 4.指挥笔书写。

  • 6、布治[bù zhì ]

    1.普遍治理。 2.颁布政令或法典。 3.谓施政。

  • 7、布致[bù zhì ]

    1.谓布景致思。指绘画时布局构思。

  • 8、布置[bù zhì ]

    1.安排诗文书画的结构。 2.部署任务或活动。 3.对场所作整理﹑安排。

  • 9、捕执[bǔ zhí ]

    1.拘捕。

  • 10、捕治[bǔ zhì ]

    1.逮捕治罪。

不支词语接龙

  • 1、1.以手托下巴。
  • 2、1.流派,支派。 2.旁系宗族。
  • 3、1.中医学名词。指水饮留滞胸膈,以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浮肿﹑吐白色泡沫痰。
  • 4、1.后代子孙。
  • 5、1.应酬;接待。 2.敷衍,应付。 3.供应。 4.指供应之物。 5.伺候;守候。 6.应答,回答。
  • 6、1.支付使用。
  • 7、1.抵御。
  • 8、1.支持,援助。
  • 9、1.明代漕运方式之一。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征调南粮,改海运为河运。在淮安﹑徐州﹑临清等地设仓收囤,由官军分成淮安到徐州﹑徐州到德州﹑德州到通州(今北京市通县)等段,节节接运,名为支运。每年四次,运粮三百余万石。宣德六年(1431年)改行兑运一说,支运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方面,指从前一粮仓支出税粮,运往后一粮仓。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必即当年该仓的进仓粮;当年各仓的进仓粮,不必即供当年运军支出运输。
  • 10、1.宋代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支使与掌书记的并称。
  • 11、1.支撑维持。
  • 12、1.分裂肢体。
  • 13、1.象声词。现多写作"吱吱"。 2.形容词后缀。
  • 14、1.轮值侍侯。
  • 15、1.谓手枝生一指而有六指。
  • 16、1.宗族的分支。
  • 17、1.支撑。 2.指用于支撑之物,支柱。 3.抵触,抵制。
  • 18、1.亲属,宗支。
  • 19、1.支援,帮助。
  • 20、①起支撑作用的柱子。比喻中坚力量:国家的支柱|他是厂里的主要支柱。 ②撑起;撑住:这种局面他能支柱多久?
  • 21、1.支撑,维持。
  • 22、1.支使开。
  • 23、1.支持延续。 2.犹拼凑。
  • 24、1.古代宗法制度以嫡长子及继承先祖嫡系之子为宗子,嫡妻的次子以下及妾子都为支子。 2.植物名。即栀子。

不支的相关查询

不支的意思解释、不支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