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ù zhì  ]
  • ㄅㄨˋ ㄓˋ
  • DMH LFHF
  • 动词

布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陈设。

布置展品。

fix up; arrange;

⒉  根据某种需要对场所、活动、人员等做出安排。

布置一周的业务学习和文体活动。

make arrangements for; assign;

⒊  给住所配置家具或器具。

布置一个房间。

furnish;

引证解释

⒈  分布陈列;分布安置。

《北史·宇文深传》:“年数岁,便累石为营,折草作旌旗,布置行伍,皆有军阵之势。”
《左传·昭公元年》“为五陈以相离” 唐 孔颖达 疏:“相离者,布置使相远也。”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凡门客都布置显要,或为大郡,掌握兵权。”

⒉  犹措置,安排。

《周书·韦孝宽传》:“所有经略,布置之初,人莫之解;见其成事,方乃惊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理之 述完了这件事,我从头仔细一想,这 李壮 布置的实在周密很毒。”
赵树理 《三里湾·拆不拆》:“这样一直辩论下去,咱们的工作也没法布置。”

⒊  指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的构思布局。

南朝 陈 姚最 《续画品》:“﹝ 毛稜 ﹞便捷有餘,真巧不足;善於布置,略不烦草。”
《朱子语类》卷六五:“大抵此图布置,皆出乎自然。”
明 宋濂 《评浦阳人物·元处士吴莱》:“问其作赋之法,则谓有音法,欲其倡和闔闢……有章法,欲其布置谨严。”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庆桂 《听泉图》诗:“写来奈笔拙,布置惭周全。”

⒋  根据某种需要,对环境加以装饰。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九章:“这旧式的小屋经他们这么一布置,温暖、淡雅,仿佛有了春天的气息。”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四章:“会议室新打扫过,并且特别布置了一番。”
1. 安排诗文书画的结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疏者,布也。布置物类,撮题近意,故小券短书,号为疏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得其意,则信手拈来,纵横佈置,靡不合节,正禪家所谓悟也。”

⒌  部署任务或活动。

《英烈传》第三十回:“太祖 大喜,即令 李善长 如法佈置,仍听军师 刘基 调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皇次子从容佈置,命侍者携鸟枪入,并严命禁城四门,促官兵入捕贼。”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斗争会》:“现在 金旺 回去跟她说要斗争 小芹,这才是巴不得的机会,丢下活计,马上就去布置。”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在各个工点上,他们分别找干部研究和布置‘防洪’工作。”

⒍  对场所作整理、安排。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虎丘名姝与榕城生逸事》:“生徬徨室中,见其佈置精洁,图书满架。”
丁玲 《沙菲女士的日记·三月二十七日》:“一早 毓芳 便上西山去了,去替我布置房子。”
浩然 《艳阳天》第十二章:“马立本 正在打扫房间,布置会场。”

国语辞典

⒈  分布安排。南朝梁·刘勰也作「布置」。

《文心雕龙·书记》:「布置物类,撮题近意,故小券短书,号为疏也。」
《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虽然收管,却未上刑具,不过监里的一间空屋,听他自己去布置罢了。」

摆设 部署 铺排 陈设 安排

布置(bu zhi)同音词

  • 1、逋滞[bū zhì ]

    1.积压不流通。 2.指拖欠的赋税。

  • 2、不支[bù zhī ]

    1.不能支撑。谓力量不够。

  • 3、补治[bǔ zhì ]

    1.修补整治。

  • 4、补置[bǔ zhì ]

    1.添设官职。

  • 5、布旨[bù zhǐ ]

    1.传布旨意。

  • 6、布指[bù zhǐ ]

    1.伸开手指。 2.指伸曲手指。 3.谓挥动手指。 4.指挥笔书写。

  • 7、布治[bù zhì ]

    1.普遍治理。 2.颁布政令或法典。 3.谓施政。

  • 8、布致[bù zhì ]

    1.谓布景致思。指绘画时布局构思。

  • 9、捕执[bǔ zhí ]

    1.拘捕。

  • 10、捕治[bǔ zhì ]

    1.逮捕治罪。

布置词语接龙

  • 1、1.犹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质﹐通"贽"。 2.派遣人质作担保﹐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
  • 2、1.侧重;着重。
  • 3、1.见"置锥之地"。
  • 4、1.购置。 2.筹办。
  • 5、1.谓准备下某物;购置。
  • 6、1.置辩。 2.辨别。
  • 7、反驳;申辩:不屑置辩|无可置辩。
  • 8、1.谓置人于复壁中。《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司马贞索隐:"文颖云:'置人厕壁中,以伺高祖也。'张晏云:'凿壁空之,令人止中也。'今按:云'置厕'者,置人于复壁中,谓之置厕,厕者隐侧之处,因以为言也。"一说,"置者,邮传之名。厕与侧同,非厕混之厕也。伏人于置侧,欲要而杀之。"参阅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八。
  • 9、1.购置产业。亦指所购置的产业。
  • 10、1.《后汉书.徐穉传》:"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后以"置蒭"指致送吊丧礼物。
  • 11、1.汉代驾以四匹良马的驿车。
  • 12、1.见"置辞"。
  • 13、1.亦作"置词"。 2.措词。 3.指申辩。 4.指修辞技巧。
  • 14、1.犹措置。
  • 15、1.作出回答。
  • 16、1.犹置邮。
  • 17、1.建都。
  • 18、1.对问;答辩。
  • 19、1.设置安顿的处所。
  • 20、1.立法;执法。
  • 21、1. 放置;安放。如:把电视机置放在小柜子上。
  • 22、1.古时大夫死后无子﹐为死者别置后嗣﹑暂为丧主之称。
  • 23、怀1.《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置予于怀。"郑玄笺:"寘,置也。置我于怀,言至亲己也。"后以"置怀"指放在心上。
  • 24、1.替换。 2.化学名词。指一种元素把某种化合物中的其他元素替换出来﹐如镁和硫酸铜作用而置换出铜。

布置的相关查询

布置的意思解释、布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