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计算、检讨过失。
⒉ 失策。
引《国语·鲁语下》:“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復,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晋书·刑法志》:“或计过以配罪,或化略以循常。”宋 胡宿 《赐皇兄允让等上表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不允批答》:“恭默计过,恐惧寘怀。”
引《战国策·燕策一》:“今王奉仇讎以伐援国,非所以利 燕 也。王自虑此,则计过。无以諫者,非忠臣也。”
1.指逐渐累积而成的过失。
1.姬姓之国。指周王朝。
登记过失,作为一种处分:记了一次过。
1.弩上机牙的外壳。
1.谓絮语,烦琐之言。 2.引申谓吵闹﹑烦扰。 3.谓狂风呼啸。
1.吵嘴,争吵。
1.缺乏粮食的国家。 2.古国名。
1.佛教语。谓无上的正觉﹑妙果。
1.记录过失。纪,通"记"。
1.利国。谓对国家作出有益的贡献。
计过的意思解释、计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