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chāo  ]
  • ㄕˋ ㄔㄠ
  • YM QIT

市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宋时官方印行于市场的各种证劵,可据以兑换茶、盐、香药等货物。

引证解释

⒈  宋 时官方印行于市场的各种证劵,可据以兑换茶、盐、香药等货物。

《宋史·食货志下三》:“﹝ 熙寧 ﹞四年,詔 陕西 行 蜀 交子法,罢市钞;或论其不便,復旧。”

市钞(shi chao)同音词

  • 1、侍朝[shì cháo ]

    1.侍立朝堂。

  • 2、视朝[shì cháo ]

    1.临朝听政。

  • 3、仕朝[shì cháo ]

    1.谓在朝廷任职。

  • 4、时朝[shí cháo ]

    1.谓依四时而朝见。 2.随时朝见。

  • 5、诗抄[shī chāo ]

    1.同"诗钞"。

  • 6、诗钞[shī chāo ]

    1.诗集选本的名称。(1)总集性质的﹐如清吴之振等选的《宋诗钞》。吴应和﹑马洵选的《浙西六家诗钞》﹔陈衍选的《近代诗钞》﹔吴闿生选的《晩清四十家诗钞》。(2)别集性质的﹐如杨大鹤选的《剑南诗钞》。

  • 7、史抄[shǐ chāo ]

    1. 摘录史书编成的书。

  • 8、史钞[shǐ chāo ]

    1.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宋史.艺文志》始有"史钞"一门。有专抄一史者,如《汉书钞》﹑《晋书钞》之类;有合抄众史者,如《正史削繁》﹑《新旧唐书合钞》之类。此类史书,博取约存,对读者有一定的方便。

  • 9、市朝[shì cháo ]

    1.市场和朝廷。 2.指争名逐利之所。 3.犹朝野。 4.偏指"市",谓市集,市场。 5.偏指"朝",谓朝廷,官府。

市钞词语接龙

  • 1、1.抄掠骚扰。
  • 2、1.宋元时发行交钞的后备金。 2.照原稿或刻印本抄写的书。 3.供抄写用的簿本。
  • 3、1.纸币。
  • 4、1.掠夺抢劫。
  • 5、1.微细﹐少许。 2.抄摘。
  • 6、1.见"钞盗"。
  • 7、1.抢劫掠夺。
  • 8、1.抄袭摘取。
  • 9、1.即钞票。
  • 10、1.见"钞引法"。
  • 11、1.抢掠﹐侵犯。
  • 12、1.明清两代收取关税之所。因以钞纳税﹐故名。
  • 13、1.包抄袭击。
  • 14、1.抄录汇集。
  • 15、1.元纸币的俗称。
  • 16、1.抢劫﹐掠夺。
  • 17、1.抄掠拦劫。
  • 18、1.明初户部所设的印钞官署。
  • 19、1.犹剿绝﹐剿灭。
  • 20、1.抄录胪列。
  • 21、1.抢劫掳掠。
  • 22、1. 抄写,誊写。如: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23、1.抄写誊录。
  • 24、1.抄掠。

市钞的相关查询

市钞的意思解释、市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