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ā jūn  ]
  • ㄐ一ㄚ ㄐㄨㄣ
  • PG VTK

家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家父。

家君期日中。——《世说新语·方正》

my father;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代卿大夫封地的基层官员。

《墨子·尚同下》:“卿之宰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其君也,是以选择其次,立而为乡长、家君。”
《墨子·尚同下》:“故 子墨子 言曰:‘然胡不赏使家君,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⒉  后因称己父为家君。

《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后汉书·列女传·汝南袁隗妻》:“孔子 大圣,不免 武叔 之毁; 子路 至贤,犹有 伯寮 之愬。家君获此,固其宜耳。”
明 高濂 《玉簪记·追别》:“我有白玉鸳鸯扇坠一枚,原是我家君所赐,今日赠君,期为双鸳之兆。”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家君杜门深居,不通宾客,就有冰人到来,也不能相见。”

⒊  用称人父,但多需在前面加适当的称对方的敬词如“贤”、“足下”之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袁公 问曰:‘贤家君在 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 曰:‘老父在 太丘,彊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客有问 陈季方 :‘足下家君 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 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 泰山 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

国语辞典

⒈  称谓。对人称自己父亲。

《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家君恐交游纷意念,故谢客耳。」
《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年老,常患肺病,不耐劳烦,兼之两耳重听。多承老先生记念。」

家君(jia jun)同音词

  • 1、假君[jiǎ jūn ]

    1.暂代的君主。

家君词语接龙

  • 1、1.指五音中的宫声。
  • 2、1.古代君﹑师皆尊,故常以君师称天子。
  • 3、1.随侍国君记事的史官。 2.记述君主世系﹑史实的书籍。
  • 4、1.对诸侯侧室的尊敬。
  • 5、1.人主的体统。
  • 6、1.犹皇统。世代相传的帝业。
  • 7、1.古称天子或诸侯。 2.诸王之尊称。
  • 8、1.国君之位;帝位。
  • 9、1.国君的上傧。 2.国君与国相。
  • 10、1.犹君主。
  • 11、1.左手的中指。
  • 12、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现代某些国家的元首。有的称国王,有的称皇帝。
  • 1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ㄧ以小人之心度~之腹。
  • 14、1.王侯的封地。
  • 15、1.君主的身边。 2.借指君主身边的佞臣。
  • 16、1.国君与卿大夫。 2.天子或诸侯。 3.古代少数民族部落之酋长。
  • 17、1.君主与臣下。 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 3.指主食和副食。
  • 18、1.人名。周公旦之子。《书.君陈序》:"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孔颖达疏:"周公迁殷顽民于成周。顽民既迁,周公亲自监之。周公既没,成王命其臣名君陈代周公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成周之邑。"《礼记.坊记》"君陈曰"汉郑玄注:"君陈,盖周公之子,伯禽弟也。"后因以喻皇家之重臣。
  • 19、1.人名。传说上古圣君尧的老师。
  • 20、1.为君之道。
  • 21、1.人主的德行或恩德。
  • 22、1.君王的功绩。
  • 23、1.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 2.特称天子。
  • 24、1.君主之正妻。 2.犹言您的妻子。君,妻对夫的尊称。

家君的相关查询

家君的意思解释、家君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