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í lǜ  ]
  • 一 ㄌㄩˋ
  • G TVG
  • 形容词

一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同一音律。

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

same; uniform; alike;

⒉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all; without exception;

引证解释

⒈  同一音律。

《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於一体。”
《宋书·律历志上》:“其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

⒉  一种刑律。

《汉书·冯野王传》:“窃见令曰:吏二千石告,过 长安 謁,不分别予赐。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

⒊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唐 韩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后皆指前公相袭,从 汉 迄今用一律。”
宋 梅尧臣 《别后寄永叔》诗:“而於 韩 公门,取之不一律,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其皱擦勾斫、分披纠合之法,无一不备神至之笔。岂可以一律论耶?”
鲁迅 《书信集·致郑伯奇》:“格式由书店酌定,但以一律为宜。”

⒋  一种格律。

《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

⒌  指律诗一首。

《红楼梦》第一回:“今又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

国语辞典

⒈  同等、一致。

《文明小史·第四三回》:「省城大小学堂,一律定于七月二十一日开学。」

如:「千篇一律」。

划一 一致

不同 例外 各异

英语翻译

same, uniformly, all, without exception

德语翻译

égal, uniforme, sans exception

法语翻译

jeder einzelne, ohne Ausnahme , gleichförmig (Adj)​

一律(yi lv)同音词

  • 1、疑律[yí lǜ ]

    1.不恰当的律令。

  • 2、疑虑[yí lǜ ]

    1.怀疑顾虑。

  • 3、异虑[yì lǜ ]

    1.不寻常的思虑。 2.犹三心二意。

  • 4、移律[yí lǜ ]

    1.犹言变革体制。

  • 5、逸侣[yì lǚ ]

    1.方外之友,超俗的朋友。 2.失散的同伴。

  • 6、衣履[yī lǚ ]

    1. 衣服和鞋,泛指衣着。如:衣履不整。

  • 7、遗侣[yí lǚ ]

    1.谓漏网的同伙。

  • 8、遗履[yí lǚ ]

    1.典出《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申舟途经宋国,宋华元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杨伯峻注:"此时楚庄在路寝,古人在室内不穿鞋。屦即后代之履,今之鞋。闻申舟被杀,怒而起,起而走。不及纳屦。及者,送屦者追而及之也。"后以"遗履"指遇到愤怒之事,急忙外出处理而不及纳履。形容愤怒之极。 2.指遗弃之履。

  • 9、遗虑[yí lǜ ]

    1.馀念;其他的想法。 2.抛弃俗念;忘怀得失。

  • 10、伊吕[yī lǚ ]

    1.商伊尹辅商汤,西周吕尚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

一律词语接龙

  • 1、1.律吕之本,指黄钟。古以黄钟为十二律之本,其余十一律皆据之以生。
  • 2、1.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 3、1.戒律的教义。
  • 4、1.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相传黄帝命伶伦造律之尺,一黍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计八十一分为一尺,是为律尺。以黍粒横排,则百粒为一尺,相当于纵黍八十一粒。
  • 5、1.法典;律条。
  • 6、1、有规律的运动:脉搏的~|生命的~。2、比喻有规律的发展、运行:社会的~|古城伴着现代化的~呈现出新的面貌。
  • 7、1.古代计度,皆出于黄钟之律,故称律度。度指长短,即分﹑寸﹑尺﹑丈﹑引。也包括计算容积﹑重量。《左传.文公六年》:"着之话言,为之律度。"杜预注:"钟律度量,所以治历明时。"一说犹法度﹑法制。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2.犹规矩,法度。 3.音律的法度标准。
  • 8、1.法律。 2.律吕的法则。 3.指格律。 4.规律。
  • 9、1.《汉书.律历志上》:"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律调也。"后因以"律风"指和风。
  • 10、1.指律诗中的讽喻诗。
  • 11、1.守小乘戒律的人所穿的法衣。
  • 12、文体名。赋的一种形式。对偶工整,音律、押韵均有严格规定。为唐、宋科举考试所采用。
  • 13、1.指戒律。 2.格律。
  • 14、1.山谷名。即黍谷。在今北京密云县西南。相传地寒不生五谷,战国邹衍吹律于此而地温,始生黍,故名。
  • 15、1.见"律管"。
  • 16、1.指法律系统。
  • 17、1.谓律管候气。
  • 18、1.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 19、1.纪律。
  • 20、1.指研究佛教经义的人。
  • 21、1.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均,"韵"的古字。
  • 22、1.法令条文。
  • 23、1.高大貌。律,通"垒"。
  • 24、1.见"律历"。

一律的相关查询

一律的意思解释、一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