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ān zī  ]
  • ㄕㄢ ㄗ
  • MMM UQWM

山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山赀”。

⒉  过隐居生活所需的费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山貲”。过隐居生活所需的费用。

《南齐书·王秀之传》:“出为 晋平 太守,至郡期年,谓人曰:‘此邦丰壤,禄俸常充。吾山资已足,岂可久留以妨贤路。’”
唐 唐彦谦 《任潜谋隐之作》诗:“为问山资何次第,祗餘丹诀转凄凉。”
宋 陆游 《览镜有感》诗:“閲世久应书鬼録,强颜那復乞山资。”
明 袁宏道 《暑中舟行入村舍偕冷云及明教居士》诗:“官税租能给,山貲了不半。”

山资(shan zi)同音词

  • 1、纔兹[shān zī ]

    1.方言。方才。

  • 2、穇子[shān zǐ ]

    1.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可食﹐亦作为饲料。

  • 3、擅自[shàn zì ]

    副词。表示超越职权自作主张: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 4、擅恣[shàn zì ]

    1.专权放肆。

  • 5、杉子[shān zǐ ]

    1.杉树的种子。

  • 6、善字[shàn zì ]

    1.谓文章中优美的词语。

  • 7、扇子[shàn zi ]

    1.摇动生风的用具。原指团扇,后泛指各式扇子。 2.量词。蒸笼一个称一扇子。

  • 8、山赀[shān zī ]

    1.见"山资"。

  • 9、山觜[shān zī ]

    1.见"山嘴"。

  • 10、山子[shān zǐ ]

    1.古良马名,相传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2.泛指良马。 3.假山。 4.旧时湖广地方迎春扮演的节目。 5.我国少数民族瑶族的一支。

山资词语接龙

  • 1、1.谓蓄纳。 2.接受,继承。
  • 2、1.积蓄,贮备。
  • 3、1.资历的次第,年资等次。 2.依次。
  • 4、1.陪嫁的钱财;嫁妆。
  • 5、1.粗麻布。资,通""。
  • 6、1.犹转换。
  • 7、1.供给需求。
  • 8、1.借贷。
  • 9、1.涵育德性。 2.明代官职名。为训导太子读书的官员。
  • 10、1.谓资助敌人。
  • 11、1.资历和地位。 2.资质,天赋。
  • 12、1.财赋。
  • 13、1.旧时商店﹑企业的所有者。
  • 14、1.度日的费用。
  • 15、1.指私营工商业中的资本家一方。
  • 16、指电信、邮政等方面的费用:调整电话~。
  • 17、1.粮食和草鞋。借指生活资料。语出《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
  • 18、1.资给供养。
  • 19、1.资历和俸禄。
  • 20、1.见"资斧"。
  • 21、1.取福;求福。
  • 22、①利斧。引申为杀戮,征伐:资斧电断|资斧所加。 ②财货:竭尽资斧|资斧已罄。 ③旅费:赴京资斧。
  • 23、1.犹资斧。
  • 24、1.资助;帮助。

山资的相关查询

山资的意思解释、山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