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ǎo yì  ]
  • ㄅㄠˇ 一ˋ
  • WK RTY

保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保艾”。治理使之安定太平。

⒉  养育安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保艾”。治理使之安定太平。

《书·君奭》:“率惟兹有陈,保乂 有殷。”
孔 传:“以安治 有殷。”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对扬天命,保乂王家。”
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记》:“近之如圣上之所传,篤志力行,以保艾王家之丕基,私窃有望焉。”

⒉  养育安定。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

保乂(bao yi)同音词

  • 1、保义[bǎo yì ]

    1.唐李德裕任剑南节度使时,建精兵五军,其一军称保义。

  • 2、保役[bǎo yì ]

    1.谓居间作保,替债主奔走办事。

  • 3、褒义[bāo yì ]

    字句里含有的赞许或好的意思:~词。

  • 4、包衣[bāo yī ]

    1.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亦简称"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隶"。为满族贵族所占有﹐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来源有战俘﹑罪犯﹑负债破产者和包衣所生的子女等。清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有因战功等而置身显贵的﹐但对其主子仍保留奴才身份。 2.药剂学术语。指包裹丸剂的一层糖质或胶质外皮。

  • 5、宝衣[bǎo yī ]

    1.贵重的衣服。 2.僧﹑道的衣服。

  • 6、宝意[bǎo yì ]

    1.指帝王及神佛的意旨。

  • 7、饱佚[bǎo yì ]

    1.饱足安逸。

  • 8、暴衣[bào yī ]

    1.晒衣服。

  • 9、暴益[bào yì ]

    1.同"暴溢"。

  • 10、暴溢[bào yì ]

    1.急剧涨溢。

保乂词语接龙

  • 1、叆叆1.云盛貌。 2.引申为浓盛貌。 3.树木茂盛貌。
  • 2、叆靅1.昏暗貌。
  • 3、叆霼1.犹依稀﹐不明貌。
  • 4、賹化1.战国后期齐国所铸的一种环钱。大约在襄王击退燕军复国后开始铸造。以"賹"名钱,示钱之贵重。化,通"货"。继賹化后,齐国还铸賹四化﹑賹六化钱。
  • 5、譺譺1.语言迟钝舒缓貌。
  • 6、拸画1.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
  • 7、訑訑1.洋洋自得貌﹐沾沾自喜貌。
  • 8、訑谩1.欺诈。
  • 9、訑尿1.遗尿。訑﹐同"遗"。
  • 10、訑言1.夸大不实之言。
  • 11、昳晡1.傍晚。
  • 12、昳丽1. 神采焕发,容貌美丽。如:形貌昳丽。——《战国策·齐策》。
  • 13、搤吭1.扼住咽喉。谓使要害受制。形容危急的形势。
  • 14、搤掔1.见"搤腕"。
  • 15、搤杀1.扼杀﹐用力掐死。
  • 16、搤捥1.见"搤腕"。
  • 17、搤腕1.亦作"搤?"。亦作"搤捥"。亦作"搤?"。 2.握住手腕。表示激动﹑振奋﹑悲愤﹑惋惜等的动作。
  • 18、輗軏1.輗与軏的并称。 2.喻事物的关键。 3.指车子。
  • 19、儗屈1.拟请屈尊(光临)。
  • 20、儗似1.模仿,仿照。
  • 21、儗象1.拟想的形象,谓以旨意取人。
  • 22、戺陛1.陛廉。借指朝廷。
  • 23、戺庭1.阶下庭前。
  • 24、迱逗1.引逗,撩拨。

保乂的相关查询

保乂的意思解释、保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