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è zhì  ]
  • ㄎㄜˋ ㄓˋ
  • YNT FN

刻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笃志。志向专一。

引证解释

⒈  犹笃志。志向专一。

《新唐书·李渤传》:“渤 耻之,不肯仕,刻志於学。”
《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端平三年》:“了翁 刻志问学,几四十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刻志下帷,三年中乡选。乃躬齎白金往酬 刘媪。”

刻志(ke zhi)同音词

  • 1、刻忮[kè zhì ]

    1.刻薄妒忌。

  • 2、刻治[kè zhì ]

    1.严加整治。

  • 3、刻挚[kè zhì ]

    1.真挚恳切。

  • 4、刻汁[kè zhī ]

    1.据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载,浮提国献神通﹑善书二人,出肘间四寸金壶,内贮黑汁如淳漆,佐老子撰《道德经》,"昼夜精勤,形劳神倦。及金壶汁尽,二人刳心沥血,以代墨焉。"后因以"刻汁"谓人治学精勤刻苦。

  • 5、刻纸[kè zhǐ ]

    1.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用剪刀剪制花样,称为"剪纸";用刻刀刻制,则称为"刻纸"。 2.指剪刻成的作品。

  • 6、苛止[kē zhǐ ]

    1.呵斥而禁阻。苛,通"诃"。

  • 7、苛忮[kē zhì ]

    1.苛刻忌妒。

  • 8、柯枝[kē zhī ]

    1.枝条。

  • 9、克制[kè zhì ]

    抑制(多指情感):采取~的态度ㄧ他很能~自己的情感,冷静地对待一切问题。

  • 10、克治[kè zhì ]

    1.谓克制私欲邪念。

刻志词语接龙

  • 1、1.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 2、1.志向抱负。
  • 3、1.墓表﹐墓碑。
  • 4、1.志向节操。
  • 5、1.诚实;用情专一。
  • 6、1.志书。
  • 7、1.撰述传记一类文字。
  • 8、1.志气胆略。
  • 9、1.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识"。
  • 10、1.气度。
  • 11、1.志向和才分。
  • 12、1.节操。亦作"志?"。
  • 13、1.器识才具。
  • 14、1.志向操守。
  • 15、1.尊称南朝梁高僧宝志(一作"保志")。
  • 16、1.指动机与效果。
  • 17、1.谓笃信古道。语本《孔子家语.五仪》:"生今之世,志古之道。"
  • 18、1.记述怪异之事。古典小说的一类。盛于魏晋﹑南北朝。
  • 19、1.志趣好尚。
  • 20、1.犹谋略。
  • 21、1.犹隐晦。
  • 22、1.以诗文对惠赠物品表示感谢。
  • 23、1.心计;谋划。
  • 24、1.指史书中的志和记。

刻志的相关查询

刻志的意思解释、刻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