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ù mánɡ  ]
  • ㄈㄨˋ ㄇㄤˊ
  • QM AYNB

负芒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背负芒刺。语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以“负芒”喻局促不安。多指大臣权重,皇帝惮惧之甚。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负芒”喻局促不安。多指大臣权重,皇帝惮惧之甚。

语出《汉书·霍光传》:“宣帝 始立,謁见 高庙,大将军 光 从驂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霍侯 驂乘,祸起於负芒。”
《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嗣君听於巨猾,每凛然而负芒。”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羡 亮 威权震主,负芒猜忌,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负芒(fu mang)同音词

  • 1、伏莽[fú mǎnɡ ]

    1.《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负芒词语接龙

  • 1、1.见"芒刺在背"。
  • 2、1.光彩;光芒。
  • 3、1.又名菵草﹑莽草。形状像石楠而叶稀,有毒。产于我国中部﹑南部及西南等地。
  • 4、1.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 2.比喻隐患。 3.比喻言词尖刻。
  • 5、1.犹萌发。
  • 6、1.大而多貌。 2.广阔无边。 3.芒山﹑砀山的合称。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与河南省永城县接界。
  • 7、1.犹锋芒。比喻人的锐气。
  • 8、即“b134果”(768页)。
  • 9、1.见"茫乎"。
  • 10、1.见"芒芴"。
  • 11、1.犹大荒。辽阔的荒野。
  • 12、1.指植物的尖叶。 2.指星辰的光芒。 3.笔锋。 4.棱角。指人的锋芒或锐气。 5.犹端倪。
  • 13、1.芒鞋。
  • 14、1.即芒鞋。 2.借指隐逸或僧道。
  • 15、1.牧童。
  • 16、1.芒鞋。
  • 17、1.广大辽阔貌。 2.悠远貌;久长貌。 3.迷茫;模糊不清。芒,通"茫"。 4.繁杂貌;众多貌。 5.匆忙貌。芒,通"忙"。
  • 18、1.茅草的一种。
  • 19、1.模糊不清,难以辨识。芒,通"茫"。
  • 20、1.见"茫然"。
  • 21、1.指刀剑锐利处。俗称刀尖﹑刀口。 2.比喻人的才气﹑锐气。 3.犹斧钺。借指诛杀。
  • 22、1.即句芒。传为司春之神。后世亦作耕牧之神祀之。
  • 23、1.穬麦的别名。 2.指皮肤表面因受寒冷刺激而起的微粒。俗称鸡皮疙瘩。
  • 24、1.锋芒。比喻人的气焰或势头。

负芒的相关查询

负芒的意思解释、负芒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