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ínɡ cì  ]
  • ㄇ一ㄥˊ ㄘˋ
  • QK SMJ

名刺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名帖;名片。

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元稹《重酬乐天》

calling (name) card; visiting card;

引证解释

⒈  犹名片。参见“名纸”、“名帖”。

《梁书·江淹传》:“永元 中, 崔慧景 举兵围京城,衣冠悉投名刺, 淹 称疾不往。”
唐 元稹 《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 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
明 陈宏绪 《寒夜录》卷下:“嘉 隆 以来,往还名刺居上者傲而无礼,处卑者逊而可笑。”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余名刺作隶书,或以为怪。”

国语辞典

⒈  载有姓名、职位等,用来自我介绍或作为与人联系的纸片。唐·元稹〈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也作「名片」。

《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郑隆素知似道奸邪,怕他难与共事,乃具名刺,先献诗。」

英语翻译

visiting card, name card

名刺(ming ci)同音词

  • 1、名词[mínɡ cí ]

    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多数汉语名词有同数词、量词组合的功能,而一般不同副词组合,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 2、名次[mínɡ cì ]

    1.根据一定标准排列的姓名或名称的次序。

  • 3、鸣雌[mínɡ cí ]

    1.谓雄鸟用鸣声招引雌鸟。

  • 4、明祠[mínɡ cí ]

    1.神祠。

  • 5、明刺[mínɡ cì ]

    1.谓直言讽谏。

  • 6、铭词[mínɡ cí ]

    1.亦作"铭辞"。 2.铭文。

  • 7、铭辞[mínɡ cí ]

    1.见"铭词"。

  • 8、命词[mìnɡ cí ]

    1.制诰,诏书。也指草诏,为皇帝起草诏书。 2.遣词,用词。

  • 9、命赐[mìnɡ cì ]

    1.谓君主赏赐;君命所赐。

名刺词语接龙

  • 1、1.即桧树。常绿乔木。幼树的叶子象针,大树的叶子象鳞片,雌雄异株,雄花鲜黄色,果实球形,种子三棱形。
  • 2、1.古代武臣在背上刺字,以示报国决心。
  • 3、1.谓气味呛鼻难闻。
  • 4、1.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 2.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 5、1.犹刺虎。喻一举两得。
  • 6、1.古代兵器,矛属。
  • 7、1.犹刺闹。
  • 8、1.除草。
  • 9、1.探伺侦察;监察。
  • 10、1.长刺的丛生灌木。
  • 11、齿1.刺剔牙齿。
  • 12、1.征调充任。
  • 13、1.刺激;影响。
  • 14、1.见"刺船"。
  • 15、1.撑船。 2.传说春秋时,成连教伯牙学琴三年,伯牙情志仍未能专一,于是用船把伯牙送到荒僻无人的岛上,让他从自然界的音响中悟得琴理。事见《乐府古题要解》。后因以"刺船"为使人移情之典。
  • 16、1.多言貌。 2.犹絮絮。 3.象声词。 4.连续相刺。
  • 17、1.忙碌急迫,劳碌不休。 2.惶恐不安。
  • 18、1.刺绣成皱纹形状。
  • 19、1.拜访答问。
  • 20、1.方言。犹斥责。
  • 21、1.见"刺杀旦"。
  • 22、1.用于劈刺的一种尖刀。 2.今指装在步枪上部的一种短刀,用于近战中刺杀敌人。
  • 23、1.也称"四角钉"。有四个刺,用于军事的金属障碍物。有大小两种:大者多撒在交通要道上,用以刺破敌军车辆轮胎;小者多撒布在阵地前和纵深内,用以妨碍敌人步兵和空降兵的行动。
  • 24、1.传统戏曲武打程式。指以兵器刺向对方腹部。一方"刺肚",另一方则以"封腰"招架。

名刺的相关查询

名刺的意思解释、名刺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