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ínɡ cì  ]
  • ㄇ一ㄥˊ ㄘˋ
  • QK UQ
  • 名词

名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先后顺序的位置。

我们参加这次运动会不是为了争名次。

place; place in a competition; position in a name list;

引证解释

⒈  根据一定标准排列的姓名或名称的次序。

宋 苏轼 《谢宣召再入学士院表》之二:“不缘名次之先后,断自上心之简求。”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乾隆 已前,凡御试,开列试差诸臣,皆发出等第名次。”
冰心 《离家的一年》:“当他去投考大学附中……不想到竟取上,名次又列得很高。”

国语辞典

⒈  依照一定标准所排列的名称顺序。

宋·苏轼〈谢宣召入学士院表〉二首之一:「旧惟一老,不缘名次之先后。」

英语翻译

position in a ranking of names, place, rank

德语翻译

ordre, place

名次(ming ci)同音词

  • 1、名词[mínɡ cí ]

    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多数汉语名词有同数词、量词组合的功能,而一般不同副词组合,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 2、名刺[mínɡ cì ]

    名帖;名片:投了名刺进去,却被告知大人休息不见客。

  • 3、鸣雌[mínɡ cí ]

    1.谓雄鸟用鸣声招引雌鸟。

  • 4、明祠[mínɡ cí ]

    1.神祠。

  • 5、明刺[mínɡ cì ]

    1.谓直言讽谏。

  • 6、铭词[mínɡ cí ]

    1.亦作"铭辞"。 2.铭文。

  • 7、铭辞[mínɡ cí ]

    1.见"铭词"。

  • 8、命词[mìnɡ cí ]

    1.制诰,诏书。也指草诏,为皇帝起草诏书。 2.遣词,用词。

  • 9、命赐[mìnɡ cì ]

    1.谓君主赏赐;君命所赐。

名次词语接龙

  • 1、1.即絘布。对市肆所征的税。 2.质量较规定标准差的棉麻等织品。
  • 2、1.犹躔次。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 3、1.某些国家政府各部部长的副职﹐中华民国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也设此职。
  • 4、1.副车。
  • 5、1.从车。
  • 6、1.编撰传记。
  • 7、1.明时御茶名。
  • 8、1.不安貌。
  • 9、1.第二等;比原来差一等。
  • 10、①次序;等级:循功劳,视次第。 ②依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③情景;场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11、1.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 2.次子。
  • 12、1.犹轮对。 2.待制官的别称。
  • 13、1.古勇士名。
  • 14、1.棺椁垄墓外的装饰。《管子.侈靡》:"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犹不尽﹐故有次浮也。"君知章注:"次浮﹐棺椁垄墓之外游饰也。"一说为墓外之郛郭。郭沫若等集校引何如璋曰:"次﹐谓次第﹐浮﹐当谓桴。桴与'捄'通。《说文》:'救﹐盛土于梩中也﹐一曰桴也。'言于墓棫桴聚土壤﹐筑墙周之﹐如城之有郛郭也。"或曰即裹牺牲的包裹。
  • 15、1.历代对副宰相或相当于副宰相职务的通称。明内阁首席大学士习称首辅或元辅;次辅﹐指协助首辅而地位仅次于首辅的大学士。
  • 16、1.汉盖宽饶字次公。为官廉正不阿﹐刺举无所回避。平恩侯许伯治第新成﹐权贵均往贺﹐宽饶不行﹐请而后往﹐自尊无所屈。许伯亲为酌酒﹐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魏侯笑道:"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见《汉书.盖宽饶传》。又汉黄霸亦字次公。霸少学律令﹐为人明察内敏﹐得吏民心﹐所至有政绩。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次公"称刚直高节之士或廉明有声的官吏。 2.排行第二者之称。
  • 17、1.犹入骨。形容程度极深。
  • 18、1. 旧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的副部长的职务;次于部长的职位。
  • 19、1.以后;后来。
  • 20、1.质量较差或质量低于规定标准的物品。
  • 21、1.依次而及。
  • 22、1.发生或发展的次序不是最初的,由分化或成长的后期产生的。2.感应线圈或变压器中的感应电流的,或其电路的。
  • 23、1.犹各家。
  • 24、1.武官职称。次于大将的武官。 2.星名。文昌宫之第二星。

名次的相关查询

名次的意思解释、名次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