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ú yì  ]
  • ㄅㄨˋ 一ˋ
  • I NA

不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没有差别;等同。

引证解释

⒈  没有差别;等同。

晋 羊祜 《让开府表》:“虽歷内外之宠,不异寒贱之家。”
唐 杜甫 《兵车行》:“况復 秦 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宋 朱熹 《刘十九府君墓志铭》:“盖与先生不异,而温厚谨良则又过之。”

国语辞典

⒈  相似、相同。

《文选·羊祜·让开府表》:「虽历内外之宠,不异寒贱之家。」
《三国演义·第八回》:「小女貂蝉也。允蒙将军错爱,不异至亲,故令其与将军相见。」

相同 无别

不异(bu yi)同音词

  • 1、逋逸[bū yì ]

    1.逃亡;逃遁。 2.指逃遁者。 3.怠惰安逸。

  • 2、补衣[bǔ yī ]

    1.打过补丁的衣服。

  • 3、补遗[bǔ yí ]

    1.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亦指上述增补内容。

  • 4、补益[bǔ yì ]

    帮助,增益:不无补益。

  • 5、补蓺[bǔ yì ]

    1.谓补六艺之阙。

  • 6、不一[bù yī ]

    不同,不一致:高下不一|建功之路不一。

  • 7、不依[bù yī ]

    1.不听从;不同意。 2.不按照;不遵守。

  • 8、不壹[bù yī ]

    1.不专一。 2.不一致,不统一。

  • 9、不仪[bù yí ]

    1.不善。

  • 10、不夷[bù yí ]

    1.不悦。 2.复姓。宋罗泌《路史》谓微子后有不夷氏。

不异词语接龙

  • 1、1.外宾;外客。 2.作客他乡的人。 3.形状古怪的客人。
  • 2、1.亦作"异口"。同"异口同声"。 2.不同的说法。 3.犹众口。参见"异口同声"。
  • 3、1.亦作"异类"。 2.不同种类。 3.指不同种类的事物。 4.指禽兽神鬼之类。 5.旧时称外族。
  • 4、1.亦作"异流"。 2.水分开流动。比喻不相来往。 3.分成不同流派。亦指不同流派。 4.异教流辈。指道人﹑方士等。
  • 5、1.不寻常的思虑。 2.犹三心二意。
  • 6、1.亦作"异略"。 2.超常的谋略。 3.犹他图。
  • 7、1.指贤能出众。 2.指贤能出众的人。 3.不同类;不一样。
  • 8、1.不同的任务或要求。
  • 9、1.珍奇的东西。 2.特指稀有的美食。 3.不同之事;其他事物。 4.指其他事因。 5.怪物。指妖魔鬼怪之类。 6.指已死的人。 7.特指人死后遗体。 8.指人类以外的生物。
  • 10、1.指异地,外地。
  • 11、1.亦作"异邦"。 2.外国。
  • 12、1.措施或防备不同。
  • 13、1.不同的版本。 2.珍本。
  • 14、便1.犹分别。便,通"辨"。
  • 15、1.谓变化不同。 2.奇妙的变化。 3.灾异变故。
  • 16、1.不同的标志。 2.奇特的外貌。
  • 17、1.不同,区别。
  • 18、1.非凡的天资。
  • 19、1.不同派别或门类。 2.佛教语。谓宗派不同。
  • 20、1.亦作"异才"。 2.特出的才能。 3.指有特出才能的人。
  • 21、1.亦作"异材"。 2.有特殊用途的木料或材料。 3.特出才能。 4.指有特出才能的人。
  • 22、1.分开财产。多指分家。 2.分外的财物。
  • 23、1.亦作"异彩"。亦作"异彩"。 2.不同的色彩。 3.指不同色彩的织物。 4.不寻常的文采。 5.异常鲜艳的色彩。 6.比喻突出的成就。
  • 24、1.亦作"异彩"。 2.见"异采"。

不异的相关查询

不异的意思解释、不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