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í zhì  ]
  • ㄊ一ˊ ㄓˋ
  • RJ TGM

提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从原料中提炼出来。

沥青是从石油中提制出来的。

obtain through refining; extract; distill;

国语辞典

⒈  大陆地区指提炼制造。

如:「蒜头可以提制蒜头精。」

提制(ti zhi)同音词

  • 1、梯陟[tī zhì ]

    1.登高攀险。指山行。

  • 2、缇帙[tí zhì ]

    1.红布书套。 2.借指书籍。

  • 3、题旨[tí zhǐ ]

    表明作品宗旨的文字:书前以题旨说明写作缘起及全书大意。

  • 4、题纸[tí zhǐ ]

    1.写有考题的试纸。

  • 5、题志[tí zhì ]

    1.犹题跋。 2.题写的标记,表札。

  • 6、提掷[tí zhì ]

    1.投掷。

  • 7、踢陟[tī zhì ]

    1.方言。险峻高耸貌。

  • 8、绨帙[tí zhì ]

    1.见"绨帙"。

  • 9、体知[tǐ zhī ]

    1.体察了解。

  • 10、体制[tǐ zhì ]

    1.亦作"体制"。诗文书画等的体裁﹑格调。 2.亦作"体制"。格局;规格。 3.亦作"体制"。犹结构。 4.组织制度。 5.礼制;规矩。

提制词语接龙

  • 1、1.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
  • 2、1.犹购置。 2.制作。
  • 3、1.撰作碑文。
  • 4、1.制作购置。
  • 5、1.治理国都以外行政区域的政务。
  • 6、1.古代祭祀时所供之缯帛。帛的长宽皆有定制,因称"制币"。
  • 7、1.刑具。带棱的生革皮鞭。
  • 8、1.犹言应变。
  • 9、1. 列表。如:将结果制表。
  • 10、1.统辖军队。 2.清代称绿营编制的地方常备军为"制兵"。
  • 11、惩处:严加制裁|以法制裁。
  • 12、1.诏令的文稿。
  • 13、1.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 14、1.见"制敕"。
  • 15、1.犹操持。
  • 16、1.见"制敕"。
  • 17、1.撰写文章。
  • 18、1.处理事务。
  • 19、1.限制。
  • 20、1. 制订或修改宪法。如:制宪立法。
  • 21、1.制度,法制。
  • 22、1.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 2.指德行。
  • 23、1.制造形象。即钩描轮廓。
  • 24、1.犹压制。

提制的相关查询

提制的意思解释、提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