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ú wén  ]
  • ㄈㄨˊ ㄨㄣˊ
  • IEB YYGY

浮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华而不实的文词。

引证解释

⒈  华而不实的文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宋 陆游 《书房杂咏》:“异学方攘斥,浮文亦扫除。”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照得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诗赋固然是浮文,但比帖经,思想较为自由。”

国语辞典

⒈  外表华丽内容空泛的文章。

《晋书·卷七九·谢安传》:「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浮文(fu wen)同音词

  • 1、讣文[fù wén ]

    1.报丧的文告。

  • 2、讣闻[fù wén ]

    向亲友报丧的通知,多附有死者的事略。也作讣文。

  • 3、讣问[fù wèn ]

    1.报丧的音讯。

  • 4、服闻[fú wén ]

    1.习闻﹐熟闻。

  • 5、抚问[fǔ wèn ]

    1.慰问。

  • 6、覆问[fù wèn ]

    1.审察讯问。

  • 7、绂絻[fú wèn ]

    1.见"绂冕"。

  • 8、绋絻[fú wèn ]

    1.亦作"绋冕"。 2.古代礼服。也借指高官显位。绋,通"芾"。

  • 9、符文[fú wén ]

    1.敕命文书;公文。 2.指道家﹑神仙家符箓文字。

  • 10、敷文[fū wén ]

    1.铺叙文辞。指作文。

浮文词语接龙

  • 1、1.文思。指才智与道德。
  • 2、1.极言文件之多。
  • 3、1.文彩斑烂的大蛇。
  • 4、1.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结成的团体。以切磋文章为主。有的也议政﹐如明末的"复社"。
  • 5、1.舞文弄法﹐随便捕人。
  • 6、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民族的纹饰肤体的习俗。即经手术后在身体某部留下不褪色的图案。花纹有鸟兽花卉或图腾、经文、八卦等。反映其审美意识及宗教观念。在中国,高山、德昂、黎、独龙、傣、布朗、基诺等族皆有文身习俗。
  • 7、1.谓深文周纳﹐以入人罪。 2.谓思虑周密。
  • 8、1.大蛤。
  • 9、1.工于为文的名声。 2.指文章与诗歌。
  • 10、1.谓尚文过了头。
  • 11、1.文章圣手。
  • 12、1.文章宗师。
  • 13、1.文章与诗篇。
  • 14、1.有纹理的石头。 2.文石陛的省称。 3.宫室名。 4.玛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马脑》。 5.一种香料。
  • 15、1.名实。 2.《春秋》笔法﹐谓字面上贬之﹐而实际上褒之。
  • 16、1.文书记事。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 17、1.舞乐名。汉高祖六年更舜之《韶舞》﹐名为《文始》。
  • 18、1.知书能文之士。
  • 19、1.重文的时代。
  • 20、1.犹文告。
  • 21、1.文德教化之事。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 3.文才;文章之事。
  • 22、1.文章的气势。
  • 23、①掩饰错误:每有恶事,曲为文饰。 ②修饰言辞:语言鄙俚,不加文饰。
  • 24、1.传说中的兽名。 2.有文彩之兽。

浮文的相关查询

浮文的意思解释、浮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