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bāo  ]
  • 一ˋ ㄅㄠ
  • THLJ VIJ

劓剥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劓割。

引证解释

⒈  犹劓割。

《新唐书·卢怀慎传》:“窃见内外官有賕餉狼藉,劓剥蒸人。虽坐流黜,俄而迁復,还为牧宰。”

劓剥(yi bao)同音词

  • 1、衣包[yī bāo ]

    1.盛衣的包裹,多为行旅时所用。 2.指衣袋。

  • 2、衣胞[yī bāo ]

    1.即胞衣。

  • 3、疑抱[yí bào ]

    1.犹疑虑。

  • 4、倚薄[yǐ báo ]

    1.交迫;迫近。 2.谓生活困迫。

  • 5、毅豹[yì bào ]

    1.古代寓言中鲁国人张毅和单豹的并称。单豹强健而不知戒避险途﹐死于饿虎;张毅应接世务恭慎而不知强身﹐死于内热。此由二人各滞一边﹐未能去其不及所致。见《庄子.达生》。后用作感喟养生之道难求的典故。

  • 6、臆抱[yì bào ]

    1.胸怀抱负。

  • 7、移报[yí bào ]

    1.移文报告。

  • 8、遗苞[yí bāo ]

    1.苞,通"殍"。谓遗弃饿殍。 2.遗脱叶壳。

  • 9、遗宝[yí bǎo ]

    1.前代遗留的宝物。 2.遗落的宝物。 3.比喻弃置未用的人才。

  • 10、遗薄[yí báo ]

    1.失之于疏薄。

劓剥词语接龙

  • 1、1.象声词。
  • 2、1.革除,褫夺。
  • 3、1.削去。
  • 4、1.即驳船。剥,通"驳"。
  • 5、1.语出《易·剥》:"剥床以足,以灭下也。"陈梦雷浅述:"侵灭正道,自下而上也。"又:"剥床以肤,切近灾也。"陈梦雷浅述:"阴祸已迫其身也。"后用"剥床"称残害忠良或迫身之祸。
  • 6、1.犹剖杀。
  • 7、1.喻女子手指纤细白嫩。
  • 8、1.祭祀时,供品不以巾遮盖,谓之"剥奠"。
  • 9、①用强制的手段夺去:剥夺行医的权利。 ②特指依照法律取消。
  • 10、1.犹斥退。
  • 11、1.语本《易.剥》:"剥床以肤,切近灾也。"谓灾祸已迫其身。
  • 12、1.《易》二卦名。坤下艮上为剥,表示阴盛阳衰。震下坤上为复,表示阴极而阳复。后因谓盛衰﹑消长为"剥复"。
  • 13、1.割削。犹言盘剥﹑搜刮。
  • 14、1.盘剥伤害。
  • 15、1.方言。犹贬低。
  • 16、1.剥落损坏。
  • 17、1.受侵蚀而模糊不清。
  • 18、1.犹损坏。
  • 19、1.谓时运不利或事物衰败到了极点。
  • 20、1. 剥去或除去外壳或外皮的行为或过程。
  • 21、1.剥蚀毁坏。
  • 22、1.谓石料剥蚀断裂。
  • 23、剥落;脱落:墙皮剥离|视网膜剥离。
  • 24、1.搜刮征敛。

劓剥的相关查询

劓剥的意思解释、劓剥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