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í bāo  ]
  • 一ˊ ㄅㄠ
  • KHGP AQN

遗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苞,通“殍”。谓遗弃饿殍。

⒉  遗脱叶壳。

引证解释

⒈  苞,通“殍”。谓遗弃饿殍。

《管子·八观》:“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
戴望 校正引 洪颐煊 曰:“‘苞’读为‘涂有饿莩’之‘莩’。遗,弃也。谓年大凶则众弃饿死之人於道旁。”
《管子·八观》:“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

⒉  遗脱叶壳。

宋 孙觌 《游金沙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诗:“緑笋遗苞半出篱,清谿一曲翠相迷。”

遗苞(yi bao)同音词

  • 1、劓剥[yì bāo ]

    1.犹劓割。

  • 2、衣包[yī bāo ]

    1.盛衣的包裹,多为行旅时所用。 2.指衣袋。

  • 3、衣胞[yī bāo ]

    1.即胞衣。

  • 4、疑抱[yí bào ]

    1.犹疑虑。

  • 5、倚薄[yǐ báo ]

    1.交迫;迫近。 2.谓生活困迫。

  • 6、毅豹[yì bào ]

    1.古代寓言中鲁国人张毅和单豹的并称。单豹强健而不知戒避险途﹐死于饿虎;张毅应接世务恭慎而不知强身﹐死于内热。此由二人各滞一边﹐未能去其不及所致。见《庄子.达生》。后用作感喟养生之道难求的典故。

  • 7、臆抱[yì bào ]

    1.胸怀抱负。

  • 8、移报[yí bào ]

    1.移文报告。

  • 9、遗宝[yí bǎo ]

    1.前代遗留的宝物。 2.遗落的宝物。 3.比喻弃置未用的人才。

  • 10、遗薄[yí báo ]

    1.失之于疏薄。

遗苞词语接龙

  • 1、1.丛生。
  • 2、1.同"包藏"。 2.裹藏;隐藏。苞,通"包"。
  • 3、1.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包",蒲包;篚,竹器。
  • 4、同‘包谷’。
  • 5、1.瓠瓜。苞,通"瓠"。
  • 6、1.同"包裹"。 2.包含;包容。苞,通"包"。
  • 7、1.苞,通"包"。包含。 2.苞,通"包"。宽容。
  • 8、①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 ②指馈赠的礼物: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又指贿赂:苞苴公行。
  • 9、1.同"包举"。 2.统括;全部占有。苞,通"包"。
  • 10、1.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 11、1.包举;包括。苞,通"包"。
  • 12、1.田间丛生的野草。
  • 13、1.即栎树。
  • 14、1.芦笋。
  • 15、1.淫乱。
  • 16、1.同"包罗"。 2.包括。苞,通"包"。
  • 17、1.束成捆的菁茅。苞,通"包"。古代祭祀时,以裹束着的菁茅置于柙中,用来滤去酒中渣滓。
  • 18、1.草木丛生貌。亦指丛生的草木。
  • 19、同‘包米’。
  • 20、1.一种似棕榈的竹。
  • 21、1.包容。苞,通"包"。
  • 22、1.唐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作。
  • 23、1.见"苞蘖"。
  • 24、1.原指树木旁生的枝叶,后用以比喻子孙后代。 2.亦作"苞孽"。比喻残馀的邪恶势力。

遗苞的相关查询

遗苞的意思解释、遗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