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ān huo  ]
  • ㄔㄢ ˙ㄏㄨㄛ
  • RQKU T
  • 动词

搀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搅拌混杂。

水泥和沙子搀和。
细粮粗粮搀和着吃。

blend; mix;

引证解释

⒈  搀杂混合。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凡就古人论学处説工夫,更不必搀和兼搭而説,自然无不吻合贯通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火药定宜点试,恐有盗卖搀和灰土,不堪施用。”
巴金 《随想录·怀念萧珊四》:“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国语辞典

⒈  混合在一起。

如:「这两种酒不宜搀和著喝,会伤身的。」

搀和(chan huo)同音词

  • 1、掺和[chān huo ]

    1.混杂。 2.犹言参与﹑插手。

  • 2、掺和[chān huo ]

    ①混杂:米面掺和在一起吃。 ②插手;参与:我的事不用你掺和。

  • 3、谗惑[chán huò ]

    1.谓以谗言惑乱视听。

  • 4、馋火[chán huǒ ]

    1.比喻强烈的贪食的欲望。

  • 5、谄惑[chǎn huò ]

    1.亦作"讇惑"。 2.谄谀并惑乱。

搀和词语接龙

  • 1、1.谓使事物各得其宜,不相妨害。 2.犹德义。
  • 2、交战双方关于恢复和平的谈判。
  • 3、1.和悦。
  • 4、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近人丨性情~。
  • 5、1.平和之音;和谐之音。 2.音乐术语。同时发响的若干个音。
  • 6、1.犹和鸣。
  • 7、1.指车铃之声相应。 2.和气感应。
  • 8、1.温和雍容。 2.犹和谐。 3.古代撤膳时所奏的和谐的音乐。
  • 9、1.谓百姓和谐而财用丰足。
  • 10、1.和睦友爱。
  • 11、1.旧指以种种诱惑方法使未满二十岁之男女或有配偶之人脱离监护人或家庭。参阅《清律.刑律.贼盗》。
  • 12、1.犹和悦。和颜悦色,心情舒畅。
  • 13、1.犹细雨。与骤雨相对。
  • 14、1.日本语。
  • 15、1.卞和之玉。喻稀世之宝。 2.卞和之玉。喻不为世重的贤才。
  • 16、1.指和谐的境界。
  • 17、1.温和宽宏。
  • 18、1.犹安乐。 2.安康;安适。
  • 19、1.和暖,气候温和。
  • 20、交战双方订立的结束战争、恢复和平关系的条约。
  • 21、和蔼愉悦:神情~。
  • 22、①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气力穷于和韵。 ②(hè-)旧体诗写作方式之一。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押的韵作诗。大致有三种方式:(1)依韵,即韵脚与原诗韵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字;(2)次韵,或称步韵,即韵脚用其诗原韵原字,而且用字先后次序也必须相同。(3)用韵,即韵脚用原诗的字而不必依照其先后次序。
  • 23、1.混杂;掺杂。
  • 24、1.仁德,恩泽。 2.指和润的雨露。 3.温暖湿润。

搀和的相关查询

搀和的意思解释、搀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