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é yīnɡ  ]
  • ㄏㄜˊ 一ㄥˋ
  • T OI

和应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车铃之声相应。

⒉  和气感应。

引证解释

⒈  指车铃之声相应。参见“和鸞”。

《大戴礼记·保傅》:“升车则闻和鸞之声……在衡为鸞,在軾为和,马动而鸞鸣,鸞鸣而和应。”
王聘珍 解诂:“和、鸞,皆铃也,所以为车行节者。”

⒉  和气感应。

《宋史·乐志十二》:“嘉荐报本,於以祈年。诚格和应,神娭福延。”

⒊  犹应和。相呼应。

《尔雅·释乐》“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 郝懿行 义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云:“和应大鼓也。”

和应(he ying)同音词

  • 1、合应[hé yīnɡ ]

    1.互相感应。 2.互相配合。

  • 2、合营[hé yínɡ ]

    共同经营:公私~丨中外~丨~企业。

  • 3、合颖[hé yǐnɡ ]

    1.谓禾苗一茎生二穗。古人视为祥瑞。

  • 4、合影[hé yǐnɡ ]

    若干人合在一块儿照的相片:这张~是我们毕业时照的。

  • 5、禾颖[hé yǐnɡ ]

    1.带芒的谷穗。

  • 6、鹤膺[hè yīnɡ ]

    1.鹤的胸部,色白。

和应词语接龙

  • 1、1.答应。
  • 2、1.报应。
  • 3、1.作品中与伏笔相呼应的部分。
  • 4、1.接受征召而出仕。
  • 5、1.见"应鼙"。
  • 6、1.顺应变化。 2.应付事变。 3.力学名词。指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在缺陷,其体积或形状所发生的变化。
  • 7、1.谓敌兵压境起而应战的军队。
  • 8、1.唐时传说中的一种怪病,患者说话,体内即有应声。
  • 9、1.古时缉捕盗贼的吏役。
  • 10、1.雁步。跛行貌。应,通"雁"。
  • 11、1.汉末建安时文人应玚﹑陈琳的并称。
  • 12、1.应验符谶。
  • 13、1.应允,许诺。
  • 14、1.应允;承诺;承认。 2.照应。
  • 15、1.在帝王左右侍候传达旨意的人。
  • 16、①交际往来:不善应酬|老来万事懒,不独废应酬。 ②应付:应酬话|应酬事务。
  • 17、1. 对某种建议表示同意或答应。如:他点头应从了大家的建议。
  • 18、1.见"应卒"。
  • 19、1.对答。 2.指答话。
  • 20、1.应接;接待。 2.犹应对。
  • 21、拍卖物品时,拍卖师报出起价后,竞买人对该价格表示接受,叫应拍:一万元的起价叫出后,竞买人纷纷举牌~。
  • 22、1.亦作"应鞞"。 2.即应鼓。
  • 23、1.接受聘问。 2.接受聘请。
  • 24、1.顺应期运。 2.犹如期。

和应的相关查询

和应的意思解释、和应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