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uān wǔ  ]
  • ㄉㄨㄢ ㄨˇ
  • UM TFJ

端午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做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也作端五。

引证解释

⒈  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 汩罗江 的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

《初学记》卷四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罗水,楚 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 汨罗 遗风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 郑 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

⒉  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八月端午》:“唐玄宗 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

张説 《上大衍历序》云:‘谨以 开元 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 宋璟 《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国语辞典

⒈  农历五月五日。参见「端五」条。

《谈征·事部·端午》:「端午者,淮南斗五月建午。说文,午,牾也,五月阳极,阴气仵逆阳冒地而出也。五月午时,正阴阳冲会之时,所以谓之端午。」

英语翻译

see 端午節|端午节[Duan1 wu3 jie2]

德语翻译

Fête des Bateaux-Dragons

法语翻译

Drachenbootfest (S)​

端午(duan wu)同音词

  • 1、端五[duān wǔ ]

    同‘端午’。

  • 2、断无[duàn wú ]

    1.绝无。

  • 3、断务[duàn wù ]

    1.处理事务。

  • 4、断雾[duàn wù ]

    1.残雾。

端午词语接龙

  • 1、1.揭报正午的时牌。借指正午。
  • 2、1.正午的号炮。旧时有的都市于每天正午鸣炮一响﹐作为定时的标准。
  • 3、1.上午。
  • 4、1.见"牛桥庄"。
  • 5、1.午睡。
  • 6、1.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2.干支逢午的日子。 3.中午。
  • 7、1.午饭。
  • 8、1.南方的上空。 2.中午。
  • 9、1.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中午前后。 2.半夜。
  • 10、1.中午的集市。语本《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2.旧时上海交易所中分上下午两场进行交易。上午称早市,下午称午市。
  • 11、1.夏季中午的暑热﹑炎气。
  • 12、1.午饭后睡觉休息。
  • 13、1.干支纪年法逢"午"之年。十二生肖午属马,即马年。
  • 14、1.中午。
  • 15、1.交错杂沓的样子。
  • 16、1.旧俗阴历五月每日中午用以祭祀的香。
  • 17、1.午饭。
  • 18、1.中午的炎气。
  • 19、1.中午上课的学校。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为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所办的补习学校之一。
  • 20、1.午饭后休息。
  • 21、1.午时官吏集于衙门,排班参见上司。亦用以形容午间群蜂飞集蜂房之状。
  • 22、1. 指在中午时分举行的宴会。
  • 23、1.半夜。
  • 24、1.中午的阴凉处。常指树荫下。

端午的相关查询

端午的意思解释、端午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