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ǔ shǔ  ]
  • ㄨˇ ㄕㄨˇ
  • TFJ JFT

午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夏季中午的暑热、炎气。

引证解释

⒈  夏季中午的暑热、炎气。

宋 范成大 《慈姥岩与送客酌别风雨大至》诗:“山灵知我厌尘土,唤起蛰雷鏖午暑。”
宋 陆游 《残暑得小雨颇凉》诗:“午暑不可触,忽惊如许凉。”

午暑(wu shu)同音词

  • 1、乌署[wū shǔ ]

    1.古代御史台的别称。

  • 2、鹀属[wú shǔ ]

    1. 雀形目鸟类的一个属,包括许多典型的咼,并作为一个独立科的模式属,或者与雀及各有关的种包括于雀科(Fringillidae)内。

  • 3、鼯鼠[wú shǔ ]

    1.鼠名。别名夷由。俗称大飞鼠。外形像松鼠,生活在高山树林中。尾长,背部褐色或灰黑色,前后肢之间有宽大的薄膜,能借此在树间滑翔,吃植物的皮﹑果实和昆虫等。古人误以为鸟类。

  • 4、五属[wǔ shǔ ]

    1.五服内的亲属。 2.春秋齐国管仲制定的边邑行政组织。五属为四万五千家,置大夫一人。

  • 5、无殊[wú shū ]

    1.没有差别。

  • 6、无术[wú shù ]

    1.没有办法。

  • 7、无述[wú shù ]

    1.无可称道;无人称道。

  • 8、无数[wú shù ]

    1.无法计算。极言其多。 2.没有限定的数量或规定的次数。 3.不知底细。

  • 9、吾属[wú shǔ ]

    1.我等。

  • 10、武术[wǔ shù ]

    又称“武艺”、“国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由踢、打、摔、拿、跌、劈、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按一定运动规律编组而成。分套路和对抗两种形式。前者又分为拳术和兵器术;后者可分为散手、推手、长兵、短兵等。武术的风格、流派,按地理分布有南派、北派之分;按山岳可分为少林、武当、峨眉等派;按运动特点和技术形态有内家、外家,长拳、短拳之分。

午暑词语接龙

  • 1、1.夏晩。
  • 2、1.犹中暑。 2.暑热。
  • 3、1.炎夏之夜。
  • 4、1.夏衣。
  • 5、1.夏月。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大暑之时。
  • 6、1.即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 7、1.暑天穿的细葛布衣。
  • 8、1.夏日用的竹席。
  • 9、1.夏季伏天。
  • 10、1.天气炎热与寒冷。
  • 11、1.学校夏季的假期,一般在公历七八月间。
  • 12、1.喻酷热大暑。吏,指酷吏。
  • 13、1.谓南方。
  • 14、1.疟疾的一种。
  • 15、1.暑假期间。
  • 16、1.盛夏时的热气。
  • 17、1.盛夏时期的炎热。 2.中医指外感暑邪的一种热症。
  • 18、1.谓夏季潮湿闷热。
  • 19、湿1.亦作"暑湿"。 2.炎热潮湿。
  • 20、1.炎热干旱之年。
  • 21、1.夏季炎热的日子;夏天。
  • 22、1.夏天所穿的粗葛布衣。
  • 23、1.炎热的夏季。
  • 24、1.堂名。在四川省成都武担山。古为蜀中一名胜。

午暑的相关查询

午暑的意思解释、午暑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