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án hù  ]
  • ㄌㄢˊ ㄏㄨˋ
  • PUUL TQR

襕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穿襕袍,执手板。古代官吏朝会时的服饰。

引证解释

⒈  穿襴袍,执手板。古代官吏朝会时的服饰。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供奉官紫衣入侍,后军容使 杨復恭 俾具襴笏,宣导自 復恭 改作也。”

襕笏(lan hu)同音词

  • 1、烂糊[làn hú ]

    很烂(多指食物):老年人吃~的好。

  • 2、拦护[lán hù ]

    1.遮拦保护。

  • 3、阑胡[lán hú ]

    1.鱼名。

  • 4、揽户[lǎn hù ]

    1.宋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 2.宋代解州解县﹑安邑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朝廷每年向每户供给一定数量的粮和钱﹐而每户则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盐。见《宋史.食货志下三》。

襕笏词语接龙

  • 1、1.即笏﹐手板。
  • 2、1.《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因以"笏床"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
  • 3、1.即笏头带。宋太宗以之赐大臣。
  • 4、1.放笏的架子。
  • 5、1.放笏的袋子。
  • 6、1.宋人称方团球路花纹为"笏头"。 2."笏头带"的省称。
  • 7、头带1.即球路带。
  • 8、头履1.古代的一种鞋子。头部高翘﹐形似笏板﹐故称。
  • 9、淲池1.即滮池。古水名。
  • 10、淲沱1.见"淲池"。
  • 11、豰觫1.亦作"觳觫"。
  • 12、冱冻1.谓天寒地冻。
  • 13、冱寒1.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
  • 14、冱涸1.凝结。比喻忧思郁结。涸,通"冱",寒气凝结。
  • 15、冱结1.凝结。
  • 16、冱冥1.阴晦寒冷。
  • 17、冱霜1.犹霜冻。
  • 18、冱严1.谓天寒地冻。
  • 19、冱阴1.阴冷之气,凝聚不散。
  • 20、帍裱1.古代妇女的披巾。
  • 21、护岸保护海岸、河岸等使不受波浪冲击的建筑物,多用石块或混凝土筑成。
  • 22、护庇1.庇护。
  • 23、护跸1.护卫帝王的车驾。
  • 24、护壁墙裙。

襕笏的相关查询

襕笏的意思解释、襕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