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ǔ jī  ]
  • ㄅㄨˇ ㄐ一
  • PUH XKB

补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修补。

引证解释

⒈  修补。

《宋书·刘义欣传》:“义欣 纲维补缉,随宜经理,劫盗所经,立讨诛之制。”
宋 叶适 《吕君墓志铭》:“吕君 用一扇十年尚补缉之,道遇坠炭数寸,亦袖携以归。”

⒉  整理编辑。

《旧唐书·经籍志上》:“玄宗 曰:‘内库皆是 太宗、高宗 先代旧书,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於检閲。’”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学岂有内外乎?《大学》古本乃 孔 门相传旧本耳, 朱子 疑其有所脱误而改正补缉之。”

补缉(bu ji)同音词

  • 1、逋积[bū jī ]

    1.犹积欠。

  • 2、卜稽[bǔ jī ]

    1.占卜以求问。

  • 3、卜吉[bǔ jí ]

    1.谓占问选择吉利的婚期或风水好的葬地等。

  • 4、补给[bú jǐ ]

    1.事后交付。 2.军事上指补充﹑供给弹药和粮秣等。

  • 5、补集[bǔ jí ]

    在研究集合之间关系时,往往把讨论限制在某一给定集合的范围内,即待研究集合都是给定集的子集,这个给定的集称为“全集”,记作i。若已知全集i,而ai,则i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合的集合,称为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或a′,如图所示。

  • 6、补辑[bǔ jí ]

    1.谓补充兵员使之安定。 2.补缀辑录。

  • 7、补记[bǔ jì ]

    1. 事后的想法,回想。如:在每一页上都要留出写补记的地方。

  • 8、补剂[bǔ jì ]

    1.滋补身体的方剂。

  • 9、补济[bǔ jì ]

    1.补救;帮助。

  • 10、不迹[bú jì ]

    1.不循法度。

补缉词语接龙

  • 1、1.侦察报告。
  • 2、1.整理剪裁(诗文)。
  • 3、搜查:挨户~。
  • 4、1.搜捕盗贼。
  • 5、检查贩卖毒品的行为,缉捕贩卖毒品的犯人。
  • 6、访1.搜寻查访。
  • 7、1.从事纺绩的妇女。
  • 8、1.治理政事的法度。
  • 9、1.谓编辑收集。
  • 10、1.谓和睦。
  • 11、拿获;查获:~罪犯ㄧ~走私货物。
  • 12、1.犹纺织。
  • 13、1.附耳私语声。多形容花言巧语。
  • 14、1.整理;整治。
  • 15、1.编柳叶以为书。一说用杨柳木片以代竹简。形容勤学苦读。
  • 16、1.绩麻。
  • 17、1.见"缉穆"。
  • 18、1.亦作"缉睦"。 2.和睦;使和睦。
  • 19、搜查捉拿(犯罪的人):~归案。
  • 20、1.安和。
  • 21、1.谓搓成。
  • 22、1.收集编次。
  • 23、1.谓侦缉搜捕之事。
  • 24、检查走私行为,缉捕走私的犯人。

补缉的相关查询

补缉的意思解释、补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