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 sī  ]
  • ㄐ一 ㄙ
  • XKB TCY
  • 动词

缉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搜捕逃避关税走私货物的人。

suppress smuggling; search for smugglers or smuggling goods;

引证解释

⒈  侦查走私行为,缉捕走私犯人。

清 魏源 《筹鹾篇》:“有阴阳即有官私,故鹺政之要,不出化私为官,而缉私不与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所以盐院的供应,以及缉私犒赏,赡养穷商子孙,一切费用,都出在里面。”
洪深 《走私》:“近来是为的铁路上添立了缉私的机关,由火车走不大方便。”
邓小平 《太行区的经济建设》:“我们组织了带群众性的缉私工作,给缉私者以较高的奖励,严惩舞弊营私。”

国语辞典

⒈  侦察走私行为,搜捕贩卖私货。

《福惠全书·卷三〇·庶政部·严缉私贩》:「虽州县例有缉私、捕壮,而私贩亦例有纳壮常规。」

走私

缉私(ji si)同音词

  • 1、记思[jì sī ]

    1.谓寄托哀思。

  • 2、姬姒[jī sì ]

    1.有莘氏之女,周文王妻太姒。 2.谓周和夏。

  • 3、计司[jì sī ]

    1.古代掌管财政﹑赋税﹑贸易等事务官署的统称。

  • 4、计思[jì sī ]

    1.构思。

  • 5、计似[jì sì ]

    1.犹估计。

  • 6、济私[jì sī ]

    1.语出《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籍西楚强力,图济其私。"后以"济私"谓使自己得益。

  • 7、羁思[jī sī ]

    1.亦作"羇思"。 2.羁旅之思。

  • 8、机丝[jī sī ]

    1.织机上的丝。

  • 9、机思[jī sī ]

    1.机巧的心计。

  • 10、讥思[jī sī ]

    1.讥刺的意思。

缉私词语接龙

  • 1、1.家政。与国政相对。
  • 2、1.为个人而支出公家的款项。
  • 3、1.同"私智"。 2.个人的偏见。
  • 4、1.个人所置之财利。
  • 5、1.私情。
  • 6、1.私人的礼法。
  • 7、1.指古代官吏个人所得的俸禄。
  • 8、1.个人的智慧。常与公法相对﹐指偏私的识见。
  • 9、1.私自设置。
  • 10、1.犹内心。
  • 11、1.私权。
  • 12、1.犹私照。
  • 13、1.指私人的家奴﹑亲信。 2.王莽时奴婢的别名。
  • 14、1.私自煮盐。
  • 15、1.私自注释。
  • 16、1.私人的积蓄。
  • 17、1.个人撰写﹐私自著述。
  • 18、1.私人的著作。
  • 19、1.指私人资本。
  • 20、1.家臣。 2.私生子。
  • 21、1.自己;亲自。 2.私下;暗自。 3.犹擅自。背着别人﹐自己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
  • 22、1.犹家兵。属于私人的兵士。
  • 23、1.宗族。
  • 24、1.个人所犯的罪行。 2.由营私所获的罪行。

缉私的相关查询

缉私的意思解释、缉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