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ān shì  ]
  • ㄙㄢ ㄕˋ
  • DG WFG

三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三度或多次出仕。

引证解释

⒈  谓三度或多次出仕。

《论语·公冶长》:“令尹 子文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志终四民,希絶三仕。”
宋 苏轼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三仕(san shi)同音词

  • 1、散失[sǎn shī ]

    1.流散遗失。

  • 2、散施[sàn shī ]

    1.犹布施。

  • 3、散食[sàn shí ]

    1.犹消食。

  • 4、散使[sàn shǐ ]

    1.唐代分配给诸王以下使唤的阉人。

  • 5、散适[sǎn shì ]

    1.谓走动散心。

  • 6、散释[sàn shì ]

    1.消解,罢休。 2.释放。

  • 7、三时[sān shí ]

    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 2.夏至后半个月。 3.早﹑午﹑晩。 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

  • 8、三食[sān shí ]

    1.犹三餐。 2.三度日蚀。 3.指不肖子弟变卖庄园﹑书籍﹑奴婢度日。

  • 9、三史[sān shǐ ]

    1.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三史》。

  • 10、三矢[sān shǐ ]

    1.三支箭。 2.指战国赵廉颇一饭三遗矢事。矢,同"屎"。

三仕词语接龙

  • 1、1.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亦借指仕途,官场。
  • 2、1.谓在朝廷任职。
  • 3、1.《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哉蘧迫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后因以"仕道"谓身逢治世则出仕,不苟求功名富贵。
  • 4、1.为官。
  • 5、1.指官宦人家。
  • 6、做官:仕宦而至卿相|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 7、1.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
  • 8、1.谓仕宦之家。
  • 9、1.入仕,做官。 2.指在仕途中进取。 3.谓求取功名之路。
  • 10、1.士林。旧指士大夫阶层。仕,通"士"。
  • 11、1.指一般的官属。 2.指曾任官职者。
  • 12、1.指官职,职务。
  • 13、1.进身为官之路。 2.指官场。
  • 14、1.指仕宦之家。
  • 15、①官宦贵族家的女子:王孙蹴fed1,仕女秋千|命孤单难谐仕女姻。 ②以封建贵族女子为题材的国画:工仕女人物|既画人物、仕女,也画山水、花鸟。
  • 16、1.谓因贫穷而入仕求禄。语本《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 17、1.亦作"仕途"。 2.谓仕进之路。 3.指官场。
  • 18、升官的路径:学些仕途经济文章|仕途日塞。
  • 19、1.出仕和退隐。 2.旧谓居官而不亲公务。
  • 20、1.指出仕或隐退。
  • 21、1.仕宦之人。亦泛指文人﹑学子。
  • 22、女画以封建社会上层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一般为工笔画。
  • 23、女图1.亦称"仕女画"。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图画。 2.旧时比喻大家闺秀安闲舒适的生活环境。
  • 24、女班头仕女:美女;班头:第一。指第一美女。

三仕的相关查询

三仕的意思解释、三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