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yǐn  ]
  • ㄕˋ 一ㄣˇ
  • WFG BQV

仕隐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出仕和退隐。

⒉  旧谓居官而不亲公务。

引证解释

⒈  出仕和退隐。

清 钱大昕 《卢氏群书拾补序》:“自念四十年来,仕隐踪迹,輒步先生后尘;而嗜古顓僻之性,谬为先生所许。”
清 方文 《梦崔正谊李溉林二明府见访》诗:“何缘遇 崔、李,一见遂倾倒。仕隐虽殊途,握手伤怀抱。”

⒉  旧谓居官而不亲公务。

商务本《说郛》卷三引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唐 杨初 为 江西 王仲舒 从事,终日长吟,不亲公牘,府公致言,拂衣而去,乃采山饮泉。朝客闻之,以为仕隐。”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隐说》:“唐 唐畅 为 西川 从事,不亲公务,人称仕隐。”

仕隐(shi yin)同音词

  • 1、事因[shì yīn ]

    1.事情的原委﹑因由。

  • 2、世姻[shì yīn ]

    1.世代联姻。

  • 3、世荫[shì yīn ]

    1.亦作"世荫"。 2.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官爵而得官称世荫。

  • 4、时因[shí yīn ]

    1.因时。谓因时而动。

  • 5、时阴[shí yīn ]

    1.光阴;时间。

  • 6、食饮[shí yǐn ]

    1.吃喝。 2.指酒和肴馔。

  • 7、十因[shí yīn ]

    1.国家借以强盛的十项措施。

  • 8、湿阴[shī yīn ]

    1.汉侯国名。

  • 9、湿银[shī yín ]

    1.形容镜光。 2.指水中月光。

  • 10、师尹[shī yǐn ]

    1.指周太师尹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后用为三公之称。 2.各属官之长。

仕隐词语接龙

  • 1、1.冷僻的语句。 2.隐而不言。
  • 2、1.深藏不露﹔遮蔽掩隐。
  • 3、1.谓隐蔽真情﹐佯装不知。
  • 4、1.谓含义精深简要。
  • 5、1.见"隐耀"。
  • 6、耀1.亦作"隐曜"。 2.隐藏光彩。 3.犹言含而不露。
  • 7、1.供隐退安居之用的产业。如田亩之类。
  • 8、1.凭借和依靠的东西。
  • 9、1.隐晦﹔深奥。
  • 10、1.暗藏旨意。 2.深奥的义理。
  • 11、1.隐逸者。
  • 12、避世隐居。也指隐居的人:隐逸之士|招聘隐逸,参与政事|菊,花之隐逸者也。
  • 13、1. 隐含或显露但没有直接表示的意义。如:在《旧约》的故事中看到了分析物质和精神之间关系的比喻性隐意。
  • 14、1.掩蔽﹔遮蔽。 2.隐避﹔隐没。
  • 15、①不明显;不清楚:青山隐隐水迢迢。 ②拟声词: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③茂盛的样子:沈沈隐隐|粲乎隐隐,各得其所。
  • 16、1.约略﹐印象模糊。
  • 17、1.犹掩映。 2.隐隐地显现出。
  • 18、深藏内心的忧虑: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 19、1.幽静偏僻。 2.深奥隐晦。
  • 20、1.隐瞒过失。
  • 21、1.《韩诗外传》卷十﹕"楚庄王将兴师伐晋……﹝孙叔敖﹞进谏曰﹕'臣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后以"隐榆"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事。
  • 22、1.隐患。
  • 23、1.搁膝之具。
  • 24、1.以隐语猜谜为戏。

仕隐的相关查询

仕隐的意思解释、仕隐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