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í shān  ]
  • ㄕˊ ㄕㄢ
  • DGTG MMM

石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岩石积成的山。

⒉  传说中的山名。

⒊  状如山石的花纹。

引证解释

⒈  岩石积成的山。

《诗·周南·卷耳》“陟彼砠矣” 毛 传:“石山戴土曰砠。”
宋 郭熙 《林泉高致·画诀》:“土山戴石,林木瘦耸。石山戴土,林木肥茂。”

⒉  传说中的山名。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 石山,多藏金玉。”

⒊  状如山石的花纹。

《后汉书·王符传》:“犀象珠玉,虎魄瑇瑁;石山隐饰,金银错鏤,穷极丽靡,转相夸咤。”
李贤 注:“山石谓隐起为山石之文也。”

国语辞典

⒈  大石层叠或石头堆砌而成的山。

《诗经·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汉·毛亨·传:「石山戴土曰砠。」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前面石山、石屏,都是人工堆就的。」

⒉  位于南京市西、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的石头山。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那金陵城傍著石山筑起,故名石头城。」

石山(shi shan)同音词

  • 1、侍膳[shì shàn ]

    1.陪从尊长用膳。

  • 2、诗扇[shī shàn ]

    1.题有诗的扇子。

  • 3、时膳[shí shàn ]

    1.按节令供应的膳食。

  • 4、失闪[shī shǎn ]

    意外的事故或差错:恐途中有失闪,便多派了几名随从。

  • 5、失善[shī shàn ]

    1.谓失掉好人。

  • 6、十善[shí shàn ]

    1.佛教语。不犯十恶,即是十善。 2.十个德高望重的人。

  • 7、食膳[shí shàn ]

    1.膳食;饭食菜肴。

  • 8、睗睒[shì shǎn ]

    1.疾视貌。

  • 9、视膳[shì shàn ]

    1.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双亲进餐的一种礼节。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 10、饰缮[shì shàn ]

    1.修理。饰,通"饬"。

石山词语接龙

  • 1、1.山中的灯火。 2.元宵节夜扎制成山形的彩灯。宋时亦称鳌山。
  • 2、1.见"山磴"。
  • 3、1.亦作"山嶝"。 2.有石阶的山路。
  • 4、1.山中的住宅。
  • 5、1.山丘,高地。
  • 6、1.山上的耕地。 2.多山的地带。
  • 7、1.山中别墅。
  • 8、1.见"山巅"。
  • 9、1.亦作"山颠"。 2.山顶。
  • 10、1.犹山野。
  • 11、1.山中客店。
  • 12、殿1.寺观庙宇的殿堂。 2.古代宗庙的建筑之一。供奉皇后的配殿。
  • 13、1.山区的成年男子。 2.山丁树的果实。小圆形,味酸甜。
  • 14、1.山的最高处。
  • 15、1.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3.称太行山以东地区。 4.汉时称古齐鲁地区。 5.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唐属河南河北道,宋属京东路,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称山东省。
  • 16、1.山中洞穴。
  • 17、1.兽名。又称豚尾狒狒,是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
  • 18、1.供人乘坐的篼子。是山区的交通工具,作用与轿子相同。
  • 19、1.泰山﹑北斗的合称。犹言泰斗。比喻为世人所钦仰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不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2.敬称。用来称呼对方。
  • 20、1.亦作"山朶"。 2.山头。
  • 21、1.见"山朵"。
  • 22、1.见"山嶞"。
  • 23、1.狭长的山。
  • 24、1.山顶。 2.额头。

石山的相关查询

石山的意思解释、石山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