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ān dá  ]
  • ㄢ ㄉㄚˊ
  • YUJ DP

谙达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熟悉(人情世故):谙达世情。

引证解释

⒈  即 俺答。明 时 鞑靼部 首领,为 元 室之后。

清 龙文彬 《明会要·兵四》:“嘉靖 二十九年, 諳达 犯京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则 严世蕃 尝通 日本,仇鸞 尝交 諳达。”

⒉  满语。意为伙伴、朋友。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谙达》:“凡皇子六龄入学时,遴选八旗武员弓马、国语嫻熟者数人,更番入卫,教授皇子骑射,名曰‘諳达’,体制稍杀於师傅,盖古保氏之责。”
《清史稿·庆僖亲王永璘传》:“府置諳达二,亦命裁汰。”

⒊  熟悉(人情世故)。

如:谙达世情。

谙达(an da)同音词

  • 1、安打[ān dǎ ]

    棒、垒球运动术语。击球员击出界内球,守场员不可能使之出局而安全上垒。分为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和全垒打。

  • 2、唵嗒[ǎn dā ]

    1.形容声音宏大响亮。

  • 3、按答[àn dá ]

    1.蒙古语。盟友,朋友。

谙达词语接龙

  • 1、1.达到规定的标准。 2.特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2、1.亦作"达材"。亦作"达财"。 2.使之通达﹑成才。 3.通达事理的人。
  • 3、1.见"达才"。
  • 4、1.见"达才"。
  • 5、1.古代车盖的柄。
  • 6、1.通达事理之臣。
  • 7、1.通行的称谓。
  • 8、1.[梵daksin?]佛教语。施舍。
  • 9、1.达到;得到。多指商谈后得到结果。
  • 10、1.表达诚挚之情。
  • 11、1.极大的耻辱。达,通"大"。
  • 12、1.确定无疑之言辞。
  • 13、1.语出《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孔传:"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达聪"谓广泛听取,明鉴四方。 2.使通畅;使疏通。
  • 14、1.鞑靼。 2.方言。父亲。
  • 15、1.鞑靼。达,通"鞑"。
  • 16、1.鞑靼。
  • 17、1.直到第二天早晨。
  • 18、1.到达。 2.达成;得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
  • 19、1.公认的准则。 2.明白﹑彻悟道理。 3.实现理想或主张。 4.犹得道。 5.博通各种学问。 6.犹沟通。
  • 20、1.通行不变的道德。 2.大德;极高的道德。 3.荐举有德者。 4.谓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 21、1.共同遵行的典则。
  • 22、1.犹大度。阔大的胸怀。
  • 23、1.明白应尽的职分。
  • 24、1.见识高超的人。

谙达的相关查询

谙达的意思解释、谙达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