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á dá  ]
  • ㄉㄚˊ ㄉㄚˊ
  • DP DP
  • AA式

达达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鞑靼。

⒉  方言。父亲。

引证解释

⒈  鞑靼。参见“韃靼”。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我将你卖与 回回、达达、虏虏 去。”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他道你是甚么人?我道也不是 回回 人,也不是 达达 人,也不是 汉 儿人。”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俎》:“达达 即 韃靼,耶律 即 契丹,大金 即 完颜氏。”

⒉  方言。父亲。

《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西门庆 情极,低声求 月娘 叫达达。”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十一:“她遂乘势扶着他的脚骭,一歪身就倒在他怀里,撒着娇道:‘干达达,你也这样挖苦你的正经女儿吗?’”

国语辞典

⒈  蒙古人。

《西游记·第七三回》:「准头高大类回回,唇口翻张如达达。」

⒉  女人枕席间对男子的暱称。

《金瓶梅·第五〇回》:「老婆道:『好达达!随你交他那里,只顾去,闲著王八在家里做甚么?』」

⒊  北方方言。指父亲或伯父。

达达(da da)同音词

  • 1、达怛[dá dá ]

    1.鞑靼。达,通"鞑"。

  • 2、达靼[dá dá ]

    1.鞑靼。

  • 3、答答[dá dá ]

    1.象声词。

  • 4、鞑靼[dá dá ]

    1.古代部族名。也写作达靼﹑达旦﹑达怛。又称达达﹑塔塔儿。本靺鞨别部。唐末始见记载。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突厥衰亡后,鞑靼逐渐成为强大部落。两宋﹑辽﹑金时代,又把漠北的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漠南的汪古部称白鞑靼。蒙古兴起,鞑靼为蒙古所灭,但仍泛称蒙古为鞑靼。元亡,其宗族走漠北,明时又把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称为鞑靼。广义的应用上,鞑靼为中国北方诸少数民族的总称。参阅《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 5、大达[dà dá ]

    1.通于大道;通达。

  • 6、大大[dà dà ]

    1.方言。称父亲。 2.称祖父。

  • 7、哒哒[dā dā ]

    1.象声词。

  • 8、嗒嗒[dā dā ]

    1.舔舌貌。

  • 9、怛怛[dá dá ]

    1.忧伤貌。

达达词语接龙

  • 1、1.达到规定的标准。 2.特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2、1.亦作"达材"。亦作"达财"。 2.使之通达﹑成才。 3.通达事理的人。
  • 3、1.见"达才"。
  • 4、1.见"达才"。
  • 5、1.古代车盖的柄。
  • 6、1.通达事理之臣。
  • 7、1.通行的称谓。
  • 8、1.[梵daksin?]佛教语。施舍。
  • 9、1.达到;得到。多指商谈后得到结果。
  • 10、1.表达诚挚之情。
  • 11、1.极大的耻辱。达,通"大"。
  • 12、1.确定无疑之言辞。
  • 13、1.语出《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孔传:"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达聪"谓广泛听取,明鉴四方。 2.使通畅;使疏通。
  • 14、1.鞑靼。 2.方言。父亲。
  • 15、1.鞑靼。达,通"鞑"。
  • 16、1.鞑靼。
  • 17、1.直到第二天早晨。
  • 18、1.到达。 2.达成;得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
  • 19、1.公认的准则。 2.明白﹑彻悟道理。 3.实现理想或主张。 4.犹得道。 5.博通各种学问。 6.犹沟通。
  • 20、1.通行不变的道德。 2.大德;极高的道德。 3.荐举有德者。 4.谓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 21、1.共同遵行的典则。
  • 22、1.犹大度。阔大的胸怀。
  • 23、1.明白应尽的职分。
  • 24、1.见识高超的人。

达达的相关查询

达达的意思解释、达达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