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áo hù  ]
  • ㄊㄠˊ ㄏㄨˋ
  • BQ DFNY

陶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陶制的壶。

引证解释

⒈  陶制的壶。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污尊抔饮,盖无爵觴樽俎。及其后,庶人器用,即竹柳陶瓠而已。”

陶瓠(tao hu)同音词

  • 1、桃弧[táo hú ]

    1.桃木制的弓。以辟邪。

  • 2、逃户[táo hù ]

    1.古代为逃避赋役,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

陶瓠词语接龙

  • 1、1.植物名。也称葫子﹑瓠子﹑夜开花。实圆长﹐首尾粗细略同﹐可食。 2.星座名。有星五颗﹐在河鼓东。
  • 2、指浆果中属于瓜类的果实,由子房和花托一起发育而成,如西瓜、黄瓜、南瓜等。
  • 3、1.一种盛液体的大腹容器。 2.喻虚有其表。
  • 4、1.用葫芦制成的盛器。
  • 5、1.传说古之善歌者。
  • 6、1.见"瓠"。
  • 7、1.大貌﹐空廓貌。 2.潦倒失意貌。犹落拓。
  • 8、1.即瓠芦。 2.指用葫芦剖制而成的盛器。
  • 9、1.即瓠犀。
  • 10、1.亦作"瓠芭"。 2.传说春秋时楚国的著名琴师。
  • 11、1.见"瓠巴"。
  • 12、1.《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身长大﹐肥白如瓠。"后以"瓠肥"喻白胖。
  • 13、1.瓠瓜干。
  • 14、1.见"瓠子歌"。
  • 15、1.见"瓠叶羹"。
  • 16、1.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垣曲东南。又名阳壶﹑壶丘。
  • 17、1.瓠瓜的子。《诗.卫风.硕人》:"齿如瓠犀。"朱熹集传:"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后因以喻美女的牙齿。
  • 18、1.瓠瓜的叶。古人用为菜食和享祭。 2.《诗.小雅》篇名。《诗》序谓为思念古人"不以微薄废礼"之诗。
  • 19、1.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
  • 20、①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花白色,果实细长,圆筒形,表皮淡绿色,果肉白色,可做蔬菜。 ②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蒲瓜。
  • 21、1.腌瓜。
  • 22、叶羹1.用瓠叶等煮成的浓汁食品。
  • 23、子歌1.乐府歌辞名。汉武帝作。汉元封二年﹐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堵黄河瓠子决口﹐并自临工地。初堵口不成﹐武帝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瓠子。事见《史记.河渠书》。
  • 24、淲池1.即滮池。古水名。

陶瓠的相关查询

陶瓠的意思解释、陶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