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ù hú  ]
  • ㄇㄨˋ ㄏㄨˊ
  • SSSS QEU

木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草名。中医可入药。

⒉  木制的量器。

引证解释

⒈  草名。中医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集解﹞引 陶弘景 曰:“其生櫟木上者,名木斛。其茎至虚,长大而色浅,不入丸散,惟可为酒渍煮之用。俗方最以补虚,疗脚膝。”

⒉  木制的量器。

《清会典事例·户部·升斗斛》:“又定:工部铸铁斛二张,一存户部,一放仓场侍郎。再造木斛十二张,颁发各省。”

木斛(mu hu)同音词

  • 1、牧户[mù hù ]

    1.牧区中以畜牧为业的家庭。

  • 2、木笏[mù hù ]

    1.木制手板。唐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

  • 3、目呼[mù hū ]

    1.把"四"字认成"目"字,或把"目"字认成"四"字。谓文盲或认字少的人读错字。 2.粗横;愚蠢。

  • 4、穆护[mù hù ]

    1.唐代称祆教传教士。

木斛词语接龙

  • 1、1.亦作"斛?"。 2.斛与斗。皆粮食量器名。十升为斗,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斛。 3.指代粮食。
  • 2、1.按量发给。
  • 3、1.粮食量具。
  • 4、1.复姓。北齐有斛律金。见《北史》本传。
  • 5、1.官吏收赋粮时的一种额外聚敛。
  • 6、1.复姓。北魏有斛斯椿。见《北史》本传。
  • 7、1.颤抖貌。
  • 8、1.部落名。又复姓。北魏时属高车部。高车或曰敕勒,铁勒,散处漠北。唐贞观中铁勒十一部内附,太宗以其地置高阙州。
  • 9、1.小船。
  • 10、1.粮食量具。其容量古为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 11、二瘕1.传说中的疾病名。
  • 12、淲池1.即滮池。古水名。
  • 13、淲沱1.见"淲池"。
  • 14、豰觫1.亦作"觳觫"。
  • 15、冱冻1.谓天寒地冻。
  • 16、冱寒1.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
  • 17、冱涸1.凝结。比喻忧思郁结。涸,通"冱",寒气凝结。
  • 18、冱结1.凝结。
  • 19、冱冥1.阴晦寒冷。
  • 20、冱霜1.犹霜冻。
  • 21、冱严1.谓天寒地冻。
  • 22、冱阴1.阴冷之气,凝聚不散。
  • 23、帍裱1.古代妇女的披巾。
  • 24、护岸保护海岸、河岸等使不受波浪冲击的建筑物,多用石块或混凝土筑成。

木斛的相关查询

木斛的意思解释、木斛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