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ēi yàn  ]
  • ㄨㄟ 一ㄢˋ
  • DGV OQE

威焰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威燄”。

引证解释

⒈  见“威焰”。亦作“威燄”。指显赫的威势气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考察留用》:“是时 严(严嵩 )仅为大宗伯,而威焰已能钳结上下如此。”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南渡诸臣传不备》:“史弥远 握权卅餘年,威燄甚於 京檜。”
茅盾 《子夜》四:“如果他还是往日那样的威焰,在此时一怒之下,大概那位耽误了他们 曾 吴 两府要电的本地电报局长总该倒楣的了。”

威焰(wei yan)同音词

  • 1、危岩[wēi yán ]

    1.见"危岩"。

  • 2、危言[wēi yán ]

    1.直言。 2.谓(行为)超过言语。 3.耸人听闻的言论。 4.犹慎言。谓不说自己的功劳才能。

  • 3、伪言[wěi yán ]

    1.假话。亦谓说假话。 2.人为之言,造作之言。

  • 4、伟彦[wěi yàn ]

    1.指才智卓异的人。

  • 5、违延[wéi yán ]

    1.违抗拖延。

  • 6、违言[wéi yán ]

    1.因语言不合而失和。 2.不合情理的话;不适当的话。 3.失信;食言。

  • 7、危阽[wēi yán ]

    1.犹危险。

  • 8、危崄[wēi yǎn ]

    1.见"危险"。

  • 9、威严[wēi yán ]

    ①严厉;严肃:威严的目光|神态威严|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②权势:威严不足以易于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 ③尊严:显示自己的威严|维护师道的威严。

  • 10、威厌[wēi yàn ]

    1.以威力制服。

威焰词语接龙

  • 1、1.见"焰慧地"。
  • 2、1.亦作"焰段"。 2.金元院本﹑杂剧正剧前附加的一段小故事。
  • 3、1.光焰;光华。 2.古印度对摩尼珠(即清净如意宝珠)的别称。
  • 4、1.火红。
  • 5、1.亦作"焰幻"。 2.谓虚无变灭,如焰如幻。焰和幻是大乘关于"空"的十种譬喻的两种。见《大日经》等。
  • 6、1.物体燃烧后的馀烬。
  • 7、即“烟火 ⑤”(950页)。
  • 8、1.亦作"焰口"。 2.《救拔焰口饿鬼经》:"﹝阿难﹞即于其夜三更已后,见一饿鬼,名曰焰口。其形丑陋,身体枯瘦,口中火然,咽如针锋,头发蓬乱,爪牙长利,甚可怖畏。"后因以"焰口"指称饿鬼。佛事中有"放焰口"或省称"焰口",即是施食于饿鬼的仪轨。
  • 9、1.正在燃烧的蜡烛。
  • 10、1.亦作"焰摩"。 2.梵语Yamar?j?的译音。佛教谓主管地狱之王,通常称为阎罗。
  • 11、1.鲜明貌。
  • 12、1.指气焰炽盛的权贵。
  • 13、1.安放神主之室。
  • 14、1.即硝石。易燃,可用以引火。
  • 15、1.火焰最里面的部分,这部分气体还没有氧化,不发光。
  • 16、1.亦作"焰焰"。 2.火苗初起貌。 3.火焰炽烈貌。 4.明亮貌;鲜明貌。 5.炎热貌。 6.形容气势盛貌。
  • 17、慧地1.佛教语。谓大乘菩萨十地修行中的第四地。在此阶次中,菩萨精进道业,断除思惑,慧性炽盛如焰。
  • 18、口经1.泛指向饿鬼施食时所诵的经文。有《焰口饿鬼经》﹑《焰口仪轨经》﹑《焰口施食仪》等。
  • 19、摩天1.亦作"焰摩天"﹑"焰魔天"。梵语Suy?ma的略译。或译为"夜摩天"﹑"炎摩天"。佛教谓欲界六天之三。此天为风轮所持,居三十三天之上。因用以喻遥远的去处。 2.指阎罗。
  • 20、魔天1.见"焰摩天"。
  • 21、腾腾1.火势猛烈貌。 2.喻事态之紧张迫切。
  • 22、烘烘1.火势炽盛貌。
  • 23、媕阿1.见"媕娿"。
  • 24、媕妸1.见"媕娿"。

威焰的相关查询

威焰的意思解释、威焰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