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ī bó  ]
  • ㄆ一 ㄅㄛˊ
  • RXX CGR
  • 动词

批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批判驳斥。

批驳反动言论。

refute; criticize;

⒉  旧指书面驳回下级的书面报告或请求。

rebut;

引证解释

⒈  批评驳斥。

明 张居正 《答蓟镇巡抚言优假将官书》:“如以僕言为非者,幸直赐批驳,以为后来用人之鉴。”
清 顾炎武 《与陆桴亭札》:“近刻《日知録》八卷,特付 东堂 邮呈,专祈指示。其有不合者,望一一为之批驳。”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十章:“徐胜 有些气,涨红了面孔批驳她说:‘你还在耍阴谋,装样子,呸!’”

⒉  上级对下级书面呈请事项作否定的批示。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政条》:“今上司不允下议,号称批驳。”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会审官因为他告的是个道臺,又且事隔多年,便批驳了不准。”

国语辞典

⒈  批评、驳斥。

《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胡中立听他此言,无可批驳,便说道:『自古至今,有几个完人?』」

驳斥 批判 批评 反驳

赞同

批驳(pi bo)同音词

  • 1、辟驳[pì bó ]

    1.驳斥。

  • 2、披拨[pī bō ]

    1.犹推开。

  • 3、披帛[pī bó ]

    1.妇女服饰名。始于唐。一说始于秦。 2.披红。

  • 4、披膊[pī bó ]

    1.古时作战所穿的甲胄,用以保护肩膊的部分称"披膊"。

  • 5、皮帛[pí bó ]

    1.兽皮和丝帛。古代举行结盟﹑朝会等大事时所持的礼物。

  • 6、擗拨[pǐ bō ]

    1.分割。

批驳词语接龙

  • 1、1.芜杂不纯之辞。 2.驳正他人意见的话。
  • 2、1.混杂错乱。
  • 3、1.对别人的问题作驳斥性的回答。
  • 4、1.亦作"驳弹"。 2.纠弹黜退。
  • 5、1.成功地否定了对方的意见。
  • 6、1.可资反驳的空子。
  • 7、1.亦作"驳放"。 2.谓科举时代否定已发榜公布的中式者而贬黜之。
  • 8、1.驳运的费用。
  • 9、1.否定的回复。
  • 10、1.亦作"驳估"。 2.对估价持不同意见而互相辩驳。
  • 11、1.犹驳回。
  • 12、1.抵换。
  • 13、1.反驳回绝。 2.掉转;回转。 3.法律用语。指法院对诉讼当事人提出的要求认为无理,不予处理的批覆。
  • 14、1.犹交火。
  • 15、1.亦作"驳讥"。 2.反驳讥讽。
  • 16、1.搏击。
  • 17、1.方言。跑腿。
  • 18、批驳,诘难:那句话一说出,引来的是更大的驳诘。
  • 19、1.驳正追究。
  • 20、1.亦作"驳骏"。 2.毛色斑驳的骏马。
  • 21、1.驳回原判,重行审勘。
  • 22、1.见"驳殻枪"。
  • 23、1.亦作"驳滥"。 2.驳杂失实。
  • 24、1.亦作"驳乐"。 2.错杂不齐。

批驳的相关查询

批驳的意思解释、批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