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ù bì  ]
  • ㄍㄨˋ ㄅ一ˋ
  • QLDG AIT

锢蔽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禁锢蔽塞。

⒉  锢弊。锢,通“固”。

引证解释

⒈  禁锢蔽塞。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錮蔽见闻,淆混是非。”
郭孝成 《鄂省各属之光复》:“其他 施南、鹤峰,地处边隅,人多錮蔽,颇有土匪蠢动。”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

⒉  锢弊。錮,通“固”。

清 林则徐 《颁发查禁营兵吸食鸦片规条稿》:“访知弁兵錮蔽已深,几於固结莫解。”

国语辞典

⒈  阻塞、闭塞。

如:「他锢蔽于自我的理想世界,以至于与现实社会脱节。」

锢蔽(gu bi)同音词

  • 1、顾畀[ɡù bì ]

    1.赐予。

  • 2、顾避[ɡù bì ]

    1.顾虑避忌。

  • 3、觚陛[ɡū bì ]

    1.棱角整齐的台阶。借指坛场。

  • 4、故弊[ɡù bì ]

    1.破旧。 2.指破旧之物。

  • 5、顾笔[ɡù bǐ ]

    1.指晋代画家顾恺之的绘画技法。

  • 6、孤蔽[ɡū bì ]

    1.孤立而受蒙蔽。

  • 7、估逼[ɡū bī ]

    1.催逼;强迫。

  • 8、蛊敝[ɡǔ bì ]

    1.见"蛊弊"。

  • 9、蛊弊[ɡǔ bì ]

    1.亦作"蛊敝"。 2.事情积久形成的弊病。

  • 10、锢闭[ɡù bì ]

    1.关闭﹔禁闭。 2.闭塞。

锢蔽词语接龙

  • 1、1.犹昏昧。
  • 2、1.敝陋菲薄。蔽,通"敝"。
  • 3、1.弊病,缺点。
  • 4、1.谓掩饰过错和坏行为。
  • 5、〈书〉形容树干树叶微小。
  • 6、1.同"蔽芾"。
  • 7、1.犹抵罪。
  • 8、1.亦作"蔽锢"。 2.迂拙固执。 3.掩盖;隐匿。
  • 9、1.见"蔽固"。
  • 10、1.亦作"蔽捍"。 2.屏障;屏藩。 3.遮拦;护卫。
  • 11、1.见"蔽扞"。
  • 12、1.掩护;庇护。
  • 13、1.犹蒙蔽。 2.谓受蒙蔽而昏暗。 3.隐覆晦涩。
  • 14、1.蒙蔽迷惑。
  • 15、1.元代武士穿的一种便服。
  • 16、1.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 17、1.冠冕前后悬垂的玉饰。借指皇帝面前。语出《孔子家语.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 18、1.瞭望观察敌情的望楼。 2.大盾。古代防御性的兵器。
  • 19、1.茂盛。
  • 20、1.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
  • 21、1.蒙昧,闭塞愚昧。 2.蒙蔽。
  • 22、1.隐匿贤能和良善。 2.遮掩眼光。
  • 23、1.也称障泥。垂于马腹两旁用以蔽尘土者。
  • 24、隐瞒;掩饰;隐藏:上下蔽匿|全心在中,不可蔽匿。

锢蔽的相关查询

锢蔽的意思解释、锢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