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诛及子孙。
⒉ 说或作奴隶,或加杀戮。
⒊ 多用为杀戮之意。
引《书·甘誓》:“予则孥戮汝。”孔 传:“孥,子也。非但止汝身,辱及汝子,言耻累也。”
引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二:“按孥戮者,或以为奴,或加刑戮,无有所赦耳。此非孥子之孥。”
引《后汉书·张纲传》:“既陷不义,实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旧唐书·李全略传》:“全略 忌而杀之,仍孥戮其属。”《新唐书》作“族其家”。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四年》:“且首从差一等耳,今首已孥戮,而从者皆不问,主上能不以吾辈庇姦人乎?”
⒈ 杀戮及于子孙。
引《书经·甘誓》:「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1.见"奴戮"。
1.亦作"奴僇"。 2.谓施以刑辱,使为奴隶。
1.俘虏;奴隶。 2.视作俘虏﹑奴隶。
1.置连弩车之庐。一说,为弩手所居之庐。
孥戮的意思解释、孥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