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ánɡ wèi  ]
  • ㄨㄤˊ ㄨㄟˋ
  • YNB YLE

亡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没有意义。

⒉  指无意义之事。

引证解释

⒈  没有意义。

《汉书·高帝纪下》:“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甚亡谓也。”
颜师古 注:“亡谓者,失於事宜,不可以训。”

⒉  指无意义之事。

《汉书·杨王孙传》:“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於亡用,不损财於亡谓。”

亡谓(wang wei)同音词

  • 1、妄为[wànɡ wéi ]

    不守本分,胡乱作为:胆大妄为|不得随意妄为|自宜慎重,不可妄为。

  • 2、妄尉[wànɡ wèi ]

    1.《汉书·李广传》:"广与望气王朔语云:'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妄犹凡也。"后以"妄尉"称才能平庸的低级军官。

  • 3、汪濊[wānɡ wèi ]

    1.亦作"汪秽"。 2.深广。

  • 4、亡为[wánɡ wéi ]

    1.古代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主张一切顺应自然的变化。

  • 5、忘味[wànɡ wèi ]

    1.忘记美味。多形容沉浸于优美音乐中的精神状态。语本《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6、王维[wánɡ wéi ]

    1.犹王纲。

  • 7、王维[wánɡ wéi ]

    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家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开元年间进士。官至给事中。中年后居住终南山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生活。安史之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诗作表现恬淡闲适情趣和佛教禅理,意境悠远,并融绘画于诗中,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山居秋暝》、《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为其代表作。有《王右丞集》。

  • 8、王鲔[wánɡ wěi ]

    1.鱼名。

  • 9、王位[wánɡ wèi ]

    1.天子之位。 2.王爵之位。 3.指春季。

  • 10、王魏[wánɡ wèi ]

    1.北齐王昕与魏收的并称。 2.唐王珪与魏征的并称。

亡谓词语接龙

  • 1、1.句子里谓语部分的主要的词。 2.数理逻辑中表示一个个体的性质和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间关系的词。
  • 2、1.称号。
  • 3、1.如何﹔为何。
  • 4、1.犹谓言。
  • 5、1.犹如﹐例如。
  • 6、1.说是﹐以为。
  • 7、简单判断中反映断定的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或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生产力”、“上海在北京和广州之间”中的“在北京和广州之间”,都是谓项。
  • 8、1.以为﹐说是。
  • 9、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的部分。汉语中,谓语一般在主语之后。如在“天气炎热”中,“炎热”即是谓语。
  • 10、1.特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发﹑洪仁达﹑冯云山﹑洪仁玕等人的长子的文告。
  • 11、予不信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 12、撝诃1.见"撝呵"。
  • 13、撝呵1.亦作"撝诃"。 2.挥斥。引申为卫护。 3.指挥。
  • 14、撝挠1.摇摆﹐颤动。
  • 15、撝披1.犹挥洒。
  • 16、撝谦1.谓施行谦德。泛指谦逊。
  • 17、撝让1.谦让。
  • 18、撝损1.谦抑。
  • 19、撝退1.谦让。
  • 20、撝逊1.谦让。
  • 21、撝抑1.见"撝挹"。
  • 22、撝挹1.亦作"撝抑"。 2.谦抑;谦让。
  • 23、撝卑1.谦恭。
  • 24、撝避1.谦让。

亡谓的相关查询

亡谓的意思解释、亡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