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ì xiǎnɡ  ]
  • ㄙˋ ㄒ一ㄤˇ
  • KMA KTM

嗣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多用于诗文方面。

引证解释

⒈  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多用于诗文方面。

《文选·沉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 平子 艷发,文以情变,絶唱高踪,久无嗣响。”
张铣 注:“艷,美也。言 张平子 文章之美,无能继其音响。”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子薪 年逾四十,始习倚声,学力未充,而才气甚旺,使天假之年,未始不可为 迦陵 嗣响。”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诗餘者,古诗之苗裔也。语其正则 南唐 二主为之祖,至 漱玉、淮海 而极盛, 高 史 其嗣响也。”

国语辞典

⒈  比喻能继续前人的事业。

《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

嗣响(si xiang)同音词

  • 1、斯箱[sī xiānɡ ]

    1.指载粮的车子。箱﹐车箱。斯﹐助词。亦借指极多的粮食。语出《诗.小雅.甫田》:"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玄笺:"成王见禾谷之税委积之多,于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

  • 2、死相[sǐ xiānɡ ]

    1.要死的样子。 2.为詈词。

  • 3、死巷[sǐ xiànɡ ]

    1. 一头已堵住的没有通道的街巷。

  • 4、司香[sī xiānɡ ]

    1.明内侍官名,多由宦官担任。负责烧香等事宜。见《明史.职官志三》。 2.泛指负责烧香的人。

  • 5、肆享[sì xiǎnɡ ]

    1.宗庙之祭的通名。

  • 6、私向[sī xiànɡ ]

    1.犹偏私。

  • 7、思想[sī xiǎnɡ ]

    ①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想法;念头:他早就有进大学深造的思想。 ③进行思维活动:昨天下午,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停止思想了。

  • 8、四乡[sì xiānɡ ]

    1.四方。

  • 9、四相[sì xiānɡ ]

    1.三国时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先后任蜀相(尚书令),时称"四相"。因有贤名,亦号"四英"。

  • 10、四厢[sì xiānɡ ]

    1.古军队编制名。 2.朝会奏乐之地。 3.四周。 4.宋时京城附近的居民管理区。

嗣响词语接龙

  • 1、1.见"响版"。
  • 2、1.亦作"响板"。 2.乐器。以石制成,寺观或家中设于殿前堂上作传呼之用。
  • 3、1.谓应报之速如回声。
  • 4、1.骡马等动物鼻子里发出响声叫打响鼻儿。
  • 5、1.使劲甩鞭子发出很响的声音。如:响鞭阵阵。2.[方]∶炮竹,鞭炮。
  • 6、1.击掌作声以示热烈响应。
  • 7、1.旧时迷信,据说听别人讲话可卜吉凶,谓之"响卜"。一般在除夕夜进行。
  • 8、1.元代发行纸币,称为钞,故俗称现银和铜钱为"响钞"。
  • 9、1.响应;应答。
  • 10、1. 引导走一条难行的或陌生的道路的人。
  • 11、1.响声振动。 2.动静;声响。 3.指奏乐。
  • 12、1.名声污浊。
  • 13、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乐音的特性之一。与声强和频率等有关。当声强增大时响度也增大,反之亦然。
  • 14、1. [方]∶响声。如:听不见响儿了。
  • 15、1.回教信徒对传说中唐时粤东伊斯兰教教主墓的称呼。
  • 16、1.响应归附。
  • 17、1.响应奔赴。
  • 18、1.犹震惊。
  • 19、1.乐声谐和。比喻相处和睦。 2.响应聚合。
  • 20、1.应声相和。
  • 21、1.乐器名。
  • 22、1.犹言财运亨通。
  • 23、1.响应聚集。
  • 24、1.即鸣镝。古称嚆矢。射时发出响声的箭。

嗣响的相关查询

嗣响的意思解释、嗣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