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ī xiānɡ  ]
  • ㄙ ㄒ一ㄤ
  • NGK TJF

司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明内侍官名,多由宦官担任。负责烧香等事宜。见《明史·职官志三》。

⒉  泛指负责烧香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明 内侍官名,多由宦官担任。负责烧香等事宜。见《明史·职官志三》。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每陵二太监,犹自称司香。”

⒉  泛指负责烧香的人。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二:“臣 朔 家原有细君,司香 燕姞 略知文。”
刘逸生 注:“司香,管烧香。”

司香(si xiang)同音词

  • 1、斯箱[sī xiānɡ ]

    1.指载粮的车子。箱﹐车箱。斯﹐助词。亦借指极多的粮食。语出《诗.小雅.甫田》:"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玄笺:"成王见禾谷之税委积之多,于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

  • 2、死相[sǐ xiānɡ ]

    1.要死的样子。 2.为詈词。

  • 3、死巷[sǐ xiànɡ ]

    1. 一头已堵住的没有通道的街巷。

  • 4、嗣响[sì xiǎnɡ ]

    1.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多用于诗文方面。

  • 5、肆享[sì xiǎnɡ ]

    1.宗庙之祭的通名。

  • 6、私向[sī xiànɡ ]

    1.犹偏私。

  • 7、思想[sī xiǎnɡ ]

    ①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想法;念头:他早就有进大学深造的思想。 ③进行思维活动:昨天下午,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停止思想了。

  • 8、四乡[sì xiānɡ ]

    1.四方。

  • 9、四相[sì xiānɡ ]

    1.三国时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先后任蜀相(尚书令),时称"四相"。因有贤名,亦号"四英"。

  • 10、四厢[sì xiānɡ ]

    1.古军队编制名。 2.朝会奏乐之地。 3.四周。 4.宋时京城附近的居民管理区。

司香词语接龙

  • 1、1.犹美名。
  • 2、1.香茶。
  • 3、1.指线香等的粉末。
  • 4、1.带香味的墨。
  • 5、1.指散发香气的木材。因芳香质坚而名贵。
  • 6、1.楠树。有香气,因称。
  • 7、1.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 2.有香味的取暖器。 3.借指荔枝。 4.指麝的藏香器官。
  • 8、1.芳香的泥土。
  • 9、1.狻猊形的香炉。
  • 10、1.形容女子的肌肤芬香滑腻。 2.指女子身上的污垢。 3.形容味香,滑溜。
  • 11、1.指帝王后妃所乘之车。
  • 12、1.一种味香的糯米。 2.指以香糯米酿的酒。
  • 13、1.即盘香。
  • 14、1.焚香用具。 2.女子发髻的美称。
  • 15、1.美酒。
  • 16、1.焚香之盆。旧时百姓顶此盆焚香迎劳王师。
  • 17、1.嗜香的癖好。 2.喜欢进香礼佛。
  • 18、1.指散落的花瓣。 2.花茶。用茉莉﹑珠兰等香花熏制过的茶叶。
  • 19、1.华美的屏风。
  • 20、1.南宋酒楼以小炉炷香为供的老妇。
  • 21、1.卖香烛的店铺。
  • 22、俗称“蒲草”。单子叶植物,香蒲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横生根状茎。叶狭长。花小,像蜡烛。多长在河滩和池沼内。产于中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嫩芽叫“蒲菜”,可食用。根状茎能酿酒。叶子可以编蒲包、蒲席、扇子等。花粉入药,能消炎止血。
  • 23、1.称供祭祀用的粱。 2.指豆秸。
  • 24、1.美女的坐骑。

司香的相关查询

司香的意思解释、司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