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èi wén  ]
  • ㄅㄟˋ ㄨㄣˊ
  • TL YYGY

备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具备文饰。

⒉  准备文件。

引证解释

⒈  具备文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
《宋书·武帝纪下》:“七庙备文,率由令范。”

⒉  准备文件。

政务院《关于古跡等保护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1950年5月24日颁发):“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之团体,应依下开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备文(bei wen)同音词

  • 1、备闻[bèi wén ]

    1.尽知。

  • 2、备问[bèi wèn ]

    1.详细询问。

  • 3、贝文[bèi wén ]

    1.贝壳的纹彩。 2.写于多罗叶上的文字,指佛经。

  • 4、襬纹[bēi wén ]

    1.下摆的纹缕。

  • 5、悲文[bēi wén ]

    1.哀悼的文辞。古代哀祭文体的一种,用于同辈。

  • 6、碑文[bēi wén ]

    刻在碑上的文字;准备刻在碑上的或从碑上抄录、拓印的文字。

  • 7、背文[bèi wén ]

    1.背诵。 2.背部的纹理。 3.古钱币背面的文字。

  • 8、倍文[bèi wén ]

    1.背诵书文。倍,通"背"。

  • 9、被问[bèi wèn ]

    1.受贿。问,馈赠。

备文词语接龙

  • 1、1.文思。指才智与道德。
  • 2、1.极言文件之多。
  • 3、1.文彩斑烂的大蛇。
  • 4、1.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结成的团体。以切磋文章为主。有的也议政﹐如明末的"复社"。
  • 5、1.舞文弄法﹐随便捕人。
  • 6、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民族的纹饰肤体的习俗。即经手术后在身体某部留下不褪色的图案。花纹有鸟兽花卉或图腾、经文、八卦等。反映其审美意识及宗教观念。在中国,高山、德昂、黎、独龙、傣、布朗、基诺等族皆有文身习俗。
  • 7、1.谓深文周纳﹐以入人罪。 2.谓思虑周密。
  • 8、1.大蛤。
  • 9、1.工于为文的名声。 2.指文章与诗歌。
  • 10、1.谓尚文过了头。
  • 11、1.文章圣手。
  • 12、1.文章宗师。
  • 13、1.文章与诗篇。
  • 14、1.有纹理的石头。 2.文石陛的省称。 3.宫室名。 4.玛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马脑》。 5.一种香料。
  • 15、1.名实。 2.《春秋》笔法﹐谓字面上贬之﹐而实际上褒之。
  • 16、1.文书记事。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 17、1.舞乐名。汉高祖六年更舜之《韶舞》﹐名为《文始》。
  • 18、1.知书能文之士。
  • 19、1.重文的时代。
  • 20、1.犹文告。
  • 21、1.文德教化之事。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 3.文才;文章之事。
  • 22、1.文章的气势。
  • 23、①掩饰错误:每有恶事,曲为文饰。 ②修饰言辞:语言鄙俚,不加文饰。
  • 24、1.传说中的兽名。 2.有文彩之兽。

备文的相关查询

备文的意思解释、备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