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ōnɡ dé  ]
  • ㄍㄨㄥ ㄉㄜˊ
  • WC TFL
  • 名词

公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有关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的行为,如不破坏公物。

social morality;

⒉  公共品德;公共道德方面的品质。

social ethics;

引证解释

⒈  即功德。公,通“功”。

《隶释·汉中常侍樊安碑》:“以公德加位特进。”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今小女无恙,时诵公德。”

⒉  公共道德。

梁启超 《新民论》五:“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体国民的公德。”

⒊  复姓。 春秋 时 郑国 有 公德氏,见《路史》。

国语辞典

⒈  关于社会公众安宁幸福的道德。

如:「国人常犯只重私德不重公德的毛病。」

私德

英语翻译

public ethics, social morality

德语翻译

éthique publique, moralité sociale

公德(gong de)同音词

  • 1、功德[ɡōnɡ dé ]

    ①功劳和恩德:歌颂人民英雄的~。 ②指佛教徒行善、诵经念佛、为死者做佛事及道士打醮等:做~。

  • 2、工德[ɡōnɡ dé ]

    1.指妇工。因其为封建礼教规定妇女遵守的"四德"之一,故称"工德"。

  • 3、共德[ɡònɡ dé ]

    1.大德。共﹐通"洪"。

  • 4、恭德[ɡōnɡ dé ]

    1.谦恭的品德。 2.大德。

公德词语接龙

  • 1、1.语出晋左思《魏都赋》:"长世字甿者,以道德为藩,不以袭险为屏也。"谓以道德为守身的藩篱。亦借指守德之人。
  • 2、1.道德风范。
  • 3、1.《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邢昺疏:"在上君子,为政之德若风;在下小人,从化之德如草。"后因称君子为政之德为德风。
  • 4、1.妇德与妇功。旧指妇女应有的贞顺品德和纺织﹑缝纫﹑刺绣等手艺。
  • 5、1.佛教语。谓功德宏大如海。
  • 6、1.施行恩德的号令。
  • 7、1.犹仁厚。 2.谓德泽深厚。参见"德厚流光"。
  • 8、1.仁德的光辉。
  • 9、1.谓以德行感化。 2.犹德教。
  • 10、1.亦作"德辉"。 2.仁德的光辉。
  • 11、1.德泽恩惠。
  • 12、1.道德智慧。
  • 13、1.亦作"德几"。 2.犹生机。
  • 14、1.德行的根本。语本《诗.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2.宋高宗(赵构)的字。
  • 15、1.见"德机"。 2.犹德惠。
  • 16、1.道德教化。 2.指德育。
  • 17、1.道德的法则,标准。
  • 18、1.指德星。
  • 19、1.犹善行,美善的措施。谓以贤德为标准荐举人才。
  • 20、1.形容词的旧称。
  • 21、1.犹德赐。谓施恩德。
  • 22、1.犹言道德准则。
  • 23、1.道德与礼教。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朱熹集注:"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2.德泽与礼仪。
  • 24、1.道德涵养和气量。

公德的相关查询

公德的意思解释、公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