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ī fēnɡ  ]
  • ㄒ一 ㄈㄥ
  • QTNY OTD

夕烽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边塞烽烟,在傍晚点燃,以报平安。

引证解释

⒈  边塞烽烟,在傍晚点燃,以报平安。

唐 杜甫 《夕烽》诗:“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
朱鹤龄 注:“按 唐 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宋 苏轼 《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诗:“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江上传夕烽,直彻 燕 南陲。”

夕烽(xi feng)同音词

  • 1、犀凤[xī fènɡ ]

    1.古时炉香之一。

  • 2、隙风[xì fēnɡ ]

    1.亦作"?风"。 2.从孔缝中吹进的风。

  • 3、隙缝[xì fénɡ ]

    1.孔隙﹔缝隙。 2.空子﹐尚未占用的地方。

  • 4、晞风[xī fēnɡ ]

    1.让风吹拂。 2.比喻沐受教化。

  • 5、习风[xí fēnɡ ]

    1.和风。语本《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2.习惯风俗。

  • 6、锡封[xī fēnɡ ]

    1.赐封﹐分封。

  • 7、袭封[xí fēnɡ ]

    子孙承继前辈受封的爵位:袭封之印,奕世相传。

  • 8、西风[xī fēnɡ ]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2.喻一种势力或倾向。今多比喻没落腐朽的势力。

  • 9、西封[xī fēnɡ ]

    1.西边的疆域。

  • 10、吸风[xī fēnɡ ]

    1.道家辟谷养生之术。谓吸食天地之精气。参见"吸气"。 2.犹言吸西北风。比喻挨饿;没东西可吃。

夕烽词语接龙

  • 1、1.犹烽堠。
  • 2、1.烽火和烟尘。借指战乱。
  • 3、1.即烽火台。
  • 4、1.烽火和鼓鼙,皆军中用以报警者。 2.借指战事。
  • 5、1.犹烽火。
  • 6、1.亦作"烽堠"。 2.烽火台。 3.指战火。
  • 7、1.见"烽候"。
  • 8、①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 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
  • 9、1.报警的烽火,亦借指战乱。
  • 10、1.古时烽火台白天烧狼粪生烟以报警,因以"烽狼"借指战火。
  • 11、1.举烽火的望楼。
  • 12、1.烽火与巡逻。指边防警戒。
  • 13、1.烽火和战旗。借指兵事。
  • 14、1.设置烽堠警戒的地带。
  • 15、1.掌管烽火的官员。
  • 16、1.设置烽燧,驻兵防守之处。
  • 17、古时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烟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
  • 18、1.即烽火台。
  • 19、1.烽火和打更梆子。谓发生战争。
  • 20、1.战火。
  • 21、烽火:~四起。
  • 22、驿1.报边警的驿站。 2.借指战乱。
  • 23、1.烽堠和营垒。
  • 24、1.指烽火台。

夕烽的相关查询

夕烽的意思解释、夕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