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ēnɡ xiǎn  ]
  • ㄈㄥ ㄒ一ㄢˇ
  • OTD GEG

烽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战火。

引证解释

⒈  战火。

明 高启 《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燹。”
清 李渔 《风筝误·凯宴》:“田无水旱,民无天扎,境无烽燹。”
王毓岱 《示和甫》诗:“幸生未出世,身不遇烽燹。”

烽燹(feng xian)同音词

  • 1、风弦[fēnɡ xián ]

    1.见"风弦"。

  • 2、风险[fēnɡ xiǎn ]

    可能发生的危险:担~ㄧ冒着~去搞试验。

  • 3、风宪[fēnɡ xiàn ]

    1.风纪法度。 2.古代御史掌纠弹百官﹐正吏治之职﹐故以"风宪"称御史。 3.泛指监察﹑法纪部门。 4.庄严整饬;威风。

  • 4、奉先[fènɡ xiān ]

    1.祭祀祖先。 2.宋代禁军名。

  • 5、奉宪[fènɡ xiàn ]

    1.奉行法令;奉命。

  • 6、奉献[fènɡ xiàn ]

    ①恭敬地交付;呈献:把青春~给祖国。 ②奉献出的东西;贡献 ②:她要为山区的建设做点~。

  • 7、锋线[fēnɡ xiàn ]

    1.气象名词。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有时亦简称锋。

  • 8、锋铦[fēnɡ xiān ]

    1.犁锄之类农具。 2.犹锋利。 3.犹锋芒。

  • 9、锋燹[fēnɡ xiǎn ]

    1.兵乱﹑战火。

  • 10、丰显[fēnɡ xiǎn ]

    1.谓居高位,声名显扬。

烽燹词语接龙

  • 1、瞯摸1.犹估摸。
  • 2、瞯然1.英武貌;自得貌。
  • 3、瞷听1.窃听。
  • 4、瞷隙1.伺机;钻空子。
  • 5、瞷瑕1.窥伺间隙。
  • 6、瞷询1.探问。
  • 7、壏埮1.土地平旷。
  • 8、羬羊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 9、俔俔1.怯懦貌。
  • 10、俔天1.《诗.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意谓大国有一个女儿,好比天上的仙子。本为赞颂文王所聘之女太姒之语,后以"伣天"借指皇后﹑公主。
  • 11、嗛齐1.犹美味。《晏子春秋.谏上五》:"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飦肉,辟拂嗛齐,酒徒减赐。"吴则虞集释引王念孙曰:"此所云'嗛齐'者,谓齐和之嗛于口者也。"一说减省所给之禄养。吴则虞集释引于省吾曰:"'辟拂'犹言辅拂,刘师培谓'齐'﹑'资'古通,是也;'辟拂嗛资'与'酒徒减赐'对文,言辅拂损于资给,酒徒减于赏赐也。"
  • 12、嗛嗛1.衔恨貌。
  • 13、嗛呥1.咀嚼貌。
  • 14、嗛然1.不满足貌。
  • 15、嗛让1.谦让。
  • 16、嗛鼠1.即鼸鼠。
  • 17、嗛退1.谦逊退让。
  • 18、嗛小1.谦虚谨慎。
  • 19、嗛羊1.传说中的兽名。
  • 20、嗛约1.谦恭检束。
  • 21、嗛志1.称心,满意。
  • 22、縿縿1.下垂貌。
  • 23、嫌韵1.即出韵。格律诗中应该押韵的字越出规定的韵部。
  • 24、嫌责1.谓因不满而加责备。

烽燹的相关查询

烽燹的意思解释、烽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