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iú zhònɡ  ]
  • ㄑ一ㄡˊ ㄓㄨㄥˋ
  • GI WKHH

求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汉代隐士。后用以为隐士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隐士。后用以为隐士的代称。

唐 钱起 《岁初归旧山》诗:“求仲 应难见,残阳且掩关。”

求仲(qiu zhong)同音词

  • 1、丘冢[qiū zhǒnɡ ]

    1.坟墓。

  • 2、酋种[qiú zhǒnɡ ]

    1.古代称少数民族。

  • 3、秋中[qiū zhōnɡ ]

    1.秋季之中﹐多指中秋节。

  • 4、秋种[qiū zhǒnɡ ]

    1.秋播的种子。 2.秋庄稼。

  • 5、虬钟[qiú zhōnɡ ]

    1.饰以虬龙形的钟。

  • 6、裘钟[qiú zhōnɡ ]

    1.相传为晋王献之的笔筒名。

求仲词语接龙

  • 1、由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对民事、经济等争议作出裁决。在我国,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并选定仲裁委员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我国在1994年8月颁布仲裁法。
  • 2、1.汉末仲长统的省称。 2.复姓。汉有仲长统。见《后汉书.仲长统传》。
  • 3、1.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
  • 4、1.三国魏司马懿的字。多谋略,善权变,为魏重臣,后专国政。其孙炎篡魏建晋,追尊懿为宣帝。
  • 5、1.二弟。
  • 6、1.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处冬季之中,故称。
  • 7、1.方士王仲都,相传为汉元帝时汉中道士,能忍寒暑。《水经注.渭水》引汉桓谭《新论》:"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载驷马,于上林昆明池上环冰而驰。御者厚衣狐裘寒战,而仲都独无变色,卧于池台上,曛然自若。夏大暑日,使曝坐,环以十炉火,不言热,又身不汗。"后用以为典故。
  • 8、1.古代称父亲的大弟。 2.春秋时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荀子.仲尼》:"﹝齐桓公﹞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遂立以为仲父。"杨倞注:"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因用以称管仲。 3.用于帝王对宰相重臣的尊称。 4.指孔丘。丘字仲尼,故称。
  • 9、1.春秋鲁冉雍的字,也称子弓。孔子的学生,以德行着称。
  • 10、1.相传周代"八士"之一。《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一说指"八虞"之一。为掌管山泽的官员。参阅《国语.晋语四》韦昭注引贾逵﹑唐固之说。参见"八士"﹑"八虞"。
  • 11、1.汉末袁术占有长江淮河下游地区,自称为帝,号仲家。又称仲氏。 2.布依族和云南省部分壮族的旧称。
  • 12、1.汉末著名医学家张机的字。
  • 13、1.母亲的弟弟。
  • 14、1.古代相传高辛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
  • 15、1.汉杨伦的字。
  • 16、1.战国时齐人鲁仲连。喜为人排难解纷,高蹈不仕。
  • 17、1.复姓。春秋鲁有仲梁怀。见《左传.定公五年》。
  • 18、1.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详"十二律"。 2.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
  • 19、1.鲔鱼的别名。
  • 20、1.鼠名。晋葛洪《抱朴子.对俗》:"鼠寿三百岁﹐满百岁则色白﹐善凭人而卜﹐名曰仲能﹐如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事物异名录.兽畜.鼠》引晋干宝《搜神记》:"百岁鼠色白﹐善凭人而卜﹐名曰仲能﹐能知一年中吉凶。"
  • 21、1.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
  • 22、1.次年,第二年。
  • 23、1.相传伏羲氏的六佐之一。
  • 24、1.桥名。在陕西省醴泉县东北。

求仲的相关查询

求仲的意思解释、求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