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恍若,好像。
引《尚书大传》卷三:“御视於忽似,以其月,从其礼,祭之参,乃从。”郑玄 注:“止视之失者,在於去忽似。忽似者,是不明之刑也。忽似,谓若乱於是非,象龚滔天及不辨鹿马之类也。”
1.复姓。北魏有斛斯椿。见《北史》本传。
1.亦作"鹄俟"。 2.如鹄引颈翘首而待。形容盼望殷切。
1.浙江省湖州市出产的蚕丝。色白,柔韧,质地极佳,行销国内外。又名白丝。
1.虎与犀牛。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忽似的意思解释、忽似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