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相类;相似;象。
引《韩非子·内储说下》:“似类之事,人主之所以失诛,而大臣之所以成私也。”梁启雄 浅解:“似类之事,即相类似的事情。”《吕氏春秋·慎势》:“知无敌,则似类嫌疑之道远矣。”汉 王充 《论衡·讲瑞》:“今五色之鸟,一角之兽,或时似类凤皇麒麟,其实非真。”《汉书·元后传》:“过 曲阳侯 第,又见园中土山渐臺似类 白虎殿。”
1.木名。
1.《书.舜典》:"肆类于上帝。"孔传:"肆,遂也。"类,祭名。后以"肆类"称祭天之礼。
1.犹家累。指个人的家庭负担。 2.谓私欲的牵累。
1.微细如丝之泪。
1.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在四郊祭祀天神。 2.指五色﹑五声﹑五臭﹑五味。见《尹文子.大道上》。 3.指经﹑史﹑子﹑集。见《新唐书.艺文志序》。 4.指年表﹑官阀﹑政迹﹑凡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艺文.四类》。
似类的意思解释、似类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