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uī fǔ  ]
  • ㄏㄨㄟ ㄈㄨˇ
  • RPL WRR

挥斧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喻挥笔为文。

引证解释

⒈  喻挥笔为文。参见“挥斤”。

宋 欧阳修 《祭苏子美文》:“子之心胷,蟠屈龙虵。风云变化,雨雹交加,忽然挥斧,霹靂轰车。”

挥斧(hui fu)同音词

  • 1、惠抚[huì fǔ ]

    1.加恩体恤。

  • 2、翚服[huī fú ]

    1.即翚衣。

  • 3、徽绋[huī fú ]

    1.绳索。引申为束缚。

  • 4、挥拂[huī fú ]

    1.谓运笔书写。 2.斫削。 3.弹奏。 4.谓搧动烟尘使散去。

  • 5、洄洑[huí fù ]

    1.亦作"洄澓"。 2.湍急回旋的流水。

  • 6、洄澓[huí fú ]

    1.见"洄洑"。

  • 7、悔服[huǐ fú ]

    1.悔过服罪。

  • 8、虺蝮[huī fù ]

    1.蝮蛇类毒蛇。

  • 9、彗茀[huì fú ]

    1.即彗孛。彗星和孛星。

  • 10、晦伏[huì fú ]

    1.隐晦不显。

挥斧词语接龙

  • 1、古代斩人的刑具,像铡刀。
  • 2、1.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 3、1.即资斧。旅费。
  • 4、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 5、1.泛指各种斧子。
  • 6、1.上古部落名。
  • 7、1.螳螂斧状的前肢。
  • 8、斧子。
  • 9、1.指坟墓。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
  • 10、〈书〉斧正。
  • 11、1.持斧衣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语本《汉书.武帝纪》:"遣直指使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分部逐捕。"
  • 12、1.见"斧扆"。
  • 13、1.亦作"斧依"。 2.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具﹐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其上有斧形图案﹐故名。
  • 14、1.见"斧斤"。
  • 15、1.见"斧钺"。
  • 16、〈书〉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甘冒~以陈。
  • 17、①斧子和凿子。 ②比喻诗文词句造作,不自然:~痕。
  • 18、雕饰;修饰:斧藻其fe56|斧藻群言。
  • 19、1.见"斧碪"。
  • 20、1.亦作"斧砧"。 2.即斧锧。
  • 21、〈书〉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也作斧政。
  • 22、1.见"斧正"。
  • 23、也作“斧fe55”、“fd3efe55”。古代杀人的刑具:肉袒伏斧质请罪。
  • 24、1.载斧之车。皇帝的重要使者出行时用作导引。

挥斧的相关查询

挥斧的意思解释、挥斧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