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ǎo qián  ]
  • ㄐ一ㄠˇ ㄑ一ㄢˊ
  • EFCB QG

脚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付给脚夫或搬运工的报酬。

payment to a porter;

引证解释

⒈  搬运费的旧称。

唐 元稹 《为河南府百姓诉车状》:“河南府 应供行营般粮草等车,準敕粮料司牒共顾四千三十五乘,每乘每里脚钱三十五文。”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盖祖宗以来,通许纲运揽载物货,既免征税,而脚钱又轻,故物货通流。”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两箇骡夫再不説他閒下一头骡子,他还是不住的左支脚钱,右讨酒钱。”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脚夫拿了脚钱走了, 林道静 也微微踌躇地走上了学校门外的石台阶。”

⒉  旧时给送来礼物等的人的赏钱。

宋 周遵道 《豹隐纪谈》:“吴 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曰肥冬瘦年,互送节物。寓官 颜侍郎 度 有诗曰:‘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閒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国语辞典

⒈  四川方言。指运送东西时额外给工人的赏钱。犹如现在的小费。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另与脚夫说过,叫他跟来。霎时到了,还了轿钱脚钱。」
《文明小史·第一一回》:「我们府衙门里出来送礼,脚钱是一向有的。」

脚钱(jiao qian)同音词

  • 1、矫虔[jiǎo qián ]

    1.诈称上命强夺他人财物。 2.泛指敲诈掠夺。

  • 2、骄愆[jiāo qiān ]

    1.猛烈过甚。

  • 3、挢虔[jiǎo qián ]

    1.谓敲诈勒索。《汉书.武帝纪》:"将百姓所安殊路,而挢虔吏因乘势以侵蒸庶邪?何纷然其扰也!"颜师古注引韦昭曰:"凡称诈为矫,强取曰虔。"一说为挠扰。参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四》。 2.谓倔强任性。

  • 4、胶浅[jiāo qiǎn ]

    1.指舟船搁浅。

  • 5、交钱[jiāo qián ]

    1.古代钱筮法术语。谓掷三钱而皆成面。象征老阴之爻。

  • 6、郊阡[jiāo qiān ]

    1.犹郊野。郊外田野。

  • 7、娇倩[jiāo qiàn ]

    1.指少女。 2.谓妩媚。

  • 8、浇浅[jiāo qiǎn ]

    1.谓风尚浮薄。

  • 9、角钱[jiǎo qián ]

    1.古钱币名。汉灵帝时所铸的四出文钱。

脚钱词语接龙

  • 1、1.钱票。一种民间发行的代用货币。
  • 2、1.盛钱的竹筒。
  • 3、1.指钱币。 2.钱面上的文字。
  • 4、1.钱财货物。
  • 5、1.钱谷师爷。明清地方官署所聘佐助人员之一。
  • 6、1.还钱的期限。
  • 7、1.占有金钱的欲望。
  • 8、1.铜钱中央的方孔﹐供穿钱缗用。 2.指形如钱眼之物。 3.指代金钱。
  • 9、1.厕神名。
  • 10、1.中国古代的一种钱票。可用以兑换金银钱币。
  • 11、1.有关盗铸钱币的案件。
  • 12、清代藏书家。字遵王,号也是翁,常熟(今属江苏)人。少时受业于其族曾祖钱谦益。一生收集图书四千余种。藏书室名述古堂、也是园、莪匪楼。著有《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
  • 13、1.即纸钱。一种迷信用品。供祭鬼神时焚化用。
  • 14、1.即钱幕。
  • 15、1.赌博时所押的钱。
  • 16、中国旧时的金融机构。有的地方称银号。明代开始出现。经营货币兑换,办理存放款和汇兑。清末,它的地位逐渐被银行取代。1952年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并入公私合营银行。
  • 17、1.即钱摊。
  • 18、1.钱财。
  • 19、中国旧时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凭借土地的所有权向租种土地的佃户收取,佃户以钱币交纳,故称。在旧中国这种地租形式不占主要地位。
  • 20、1.装钱的小包。
  • 21、1.犹本钱。
  • 22、1.钱。多指金属货币。
  • 23、1.金钱﹑缣帛。
  • 24、1.古代两种农具名。后泛指农具。 2.借指农事。

脚钱的相关查询

脚钱的意思解释、脚钱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