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ián zī  ]
  • ㄑ一ㄢˊ ㄗ
  • QG UQWM

钱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钱财。

引证解释

⒈  钱财。

《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太祖 征 吴,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邴原别传》:“邻有书舍, 原 过其旁而泣……师亦哀 原 之言,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

钱资(qian zi)同音词

  • 1、签子[qiān zǐ ]

    1.签条。贴在封袋上的狭长纸条。 2.即扦子。参见"签子"。

  • 2、签字[qiān zì ]

    1.犹签名。多指在文件或纪念物品上亲笔写上自己的名字。

  • 3、浅子[qiǎn zǐ ]

    1.一种盛东西的用具。一般用柳条﹑竹篾编制而成,圆形,周缘低矮。

  • 4、铅子[qiān zǐ ]

    1.即铅丸。

  • 5、铅字[qiān zì ]

    1.用铅﹑锑﹑锡合金铸成的印刷或打字用的活字。

  • 6、钎子[qiān zǐ ]

    1.一种形似匕首的金属锐器。 2.用手工或机械打凿孔眼(如炮眼)的工具。常用于采掘工程。由钎头﹑钎杆和钎尾三部分构成。常用圆的或六角的中空炭素钢制作。钎头具有一定硬度和刃角(一字形﹑十字形)﹐以提高打凿效果。参见"钢钎"。

  • 7、扦子[qiān zǐ ]

    一头尖细的物具,多用金属、竹、木等制成:用铁扦子通炉子|用小竹扦子剔牙缝。

  • 8、牵子[qiān zǐ ]

    1.车之一种,即羊车。 2.上眼皮上的疤痕。

  • 9、前资[qián zī ]

    1.古代称已去职的官员。 2.佛教寺院称曾任副寺以下东序之职而退休者。

  • 10、钳子[qián zi ]

    1.指受钳刑者。

钱资词语接龙

  • 1、1.谓蓄纳。 2.接受,继承。
  • 2、1.积蓄,贮备。
  • 3、1.资历的次第,年资等次。 2.依次。
  • 4、1.陪嫁的钱财;嫁妆。
  • 5、1.粗麻布。资,通""。
  • 6、1.犹转换。
  • 7、1.供给需求。
  • 8、1.借贷。
  • 9、1.涵育德性。 2.明代官职名。为训导太子读书的官员。
  • 10、1.谓资助敌人。
  • 11、1.资历和地位。 2.资质,天赋。
  • 12、1.财赋。
  • 13、1.旧时商店﹑企业的所有者。
  • 14、1.度日的费用。
  • 15、1.指私营工商业中的资本家一方。
  • 16、指电信、邮政等方面的费用:调整电话~。
  • 17、1.粮食和草鞋。借指生活资料。语出《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
  • 18、1.资给供养。
  • 19、1.资历和俸禄。
  • 20、1.见"资斧"。
  • 21、1.取福;求福。
  • 22、①利斧。引申为杀戮,征伐:资斧电断|资斧所加。 ②财货:竭尽资斧|资斧已罄。 ③旅费:赴京资斧。
  • 23、1.犹资斧。
  • 24、1.资助;帮助。

钱资的相关查询

钱资的意思解释、钱资的拼音怎么读?